去年以来,零售行业最惊人的事情是,一个品牌悄然开设了1000多家实体店,年收入达400亿。
更神奇的是,这个品牌负责开店的员工只有60人。
沃尔玛、大润发瞬间被抢走了……
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店?
一、逆势崛起,开店千家,年入400亿
10月23日,大数据公司赛诺发布统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互联网手机线下销量领涨荣耀。
9个月内线下销售手机2277万部,营收339亿,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
要知道,今年国内手机市场总量下滑了7.7%,魅族、三星、金立销量大幅下滑53%、39%、82%。就连苹果也同比下跌了16%。
然而荣耀却在寒冬中逆势上扬,暴涨19%——,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荣耀逆势崛起中,实体店贡献了70%以上。
它从2016年开始向线下开放,今年7月创下了一个月内开店123家的记录。
9月30日,其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短短两年时间,荣耀是如何熬过线下寒冬的?
二、轻资产模式,60个员工开店1000家
荣耀总裁赵明曾表示,针对手机寒冬,荣耀准备了三层棉袄:第一是品质和服务;第二是品质和服务;第三是品质和服务。二是合作伙伴;三是海外部署。
言外之意是,荣耀在国内市场除了做好手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携手合作伙伴,开启线下运行模式。
对于传统手机厂商来说,开店就是为了招商、投放广告、租用店面、招募员工。成本高,风险也高。分层的渠道成本最终会累积在产品价格中并转嫁给客户。
荣耀则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一套轻资产、合作伙伴联动的模式,布局线下渠道。
轻资产就是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开店速度。
轻资产战略的核心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荣耀将渠道和专卖店的建设委托给经验丰富、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同时专注于智能手机的研发和生产。
结果,荣耀仅用60人就完成了全国1000家线下门店的建设。很多省市甚至没有一个荣耀线下员工。
另外,轻资产模式还有奇效,一举解决了自营店和渠道店的竞争。因为这1000家门店都不是荣耀自营的,所以它只负责管理和指导在哪里开店、开店的密集程度。
这样就很好的保护了合作伙伴的利益。难怪有人评价荣耀的开店模式:“有朋友,就有未来”。
三、品牌的成功之道——以消费者为中心
线下渠道虽然只有四个字,但玩法却有很多种,而且随着城邦、经济环境、零售业态、消费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有一段时间,荣耀学会了一招,开快闪店,帮助传播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获取新的粉丝和用户。
在开设第1001家店时,荣耀还特意将其打造成潮流游乐厅,将其定位为“年轻人休闲体验的潮流聚集地,放松不压抑,网红、潮人竞相打卡的地方” ”。
潮流游戏厅的销量并不是荣耀最关心的问题。它甚至不被称为“商店”,而是“商店”。就是弱化卖手机的属性,成为“电子景点”。
所以我们看到荣耀在开实体店的时候根本不拘泥于规则,而是年轻人在哪里,就在哪里开店;年轻人流行什么,就把店变成什么;商店里有什么商品。
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荣耀开店的体验,也是荣耀品牌的成功之道。
四、新零售就是要在店里留住顾客
手机本来就是低频消费场景,一两年才更换一次。怎样才能把顾客带到店里呢?
荣耀的解决方案是在店内打造年轻用户消磨时间的功能,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弥补有限的销售空间。
它对新零售的理解是线下场景+互动体验。
其快闪店和潮流游乐厅采用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形式,尽可能延长用户在店内的停留时间。
这样,荣耀不仅获得了新的线下用户,还增加了他们接触品牌的粘性时间。
这就是它在过去12个月创造了400亿收入的方式。
2017年12月,荣耀总裁赵明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荣耀要在三年内成为全球前五或前三的手机品牌。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落地三四线城市,实现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
前面还有一大片空地。按照荣耀目前的打法,实现目标甚至超越母公司华为的可能性有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