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为此,相关部门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关注。然而,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号召下,大学生该怎么办?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专家和毕业生,总结了创业的“六大秘籍”,希望能给准备创业的毕业生以启示。
自信不能做梦。
听过太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短命”经历。现在的毕业生有很多创业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去实践。去年,在长春某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策划决赛中,参赛选手展示了他们的创业计划,但就连一等奖获得者也表示,他们的计划“太棒了”,近几年不会考虑创业。评委认为他的作品是所有参赛作品中最具操作性的。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创业需要激情和信心。
创新转型产品
说到企业家精神,创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决定了创业的成功。这包括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对于想利用科技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专家认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本发明可转化为市场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务实不贪。
受社会整体认识的影响,大学生一创业就想到高科技行业,这是好的,但创业不一定都是开大公司,做大生意。哪怕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创新技术革新,甚至是开一个小店,也是在创业。关键在于毕业生是否有从小做起、从实际出发的勇气,对行业有深入的审视,对社会和大众消费有深刻的理解,不盲目,能从自身能力出发。
积累综合素质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创造力,还需要创业者具备较高的多维度素质,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行业经验、资源整合、社会网络建设、管理能力等方面。但是没有3-5年的社会工作经验是不可能获得这些的。
不怕吃苦。
也许有人看到这个标题会笑,但从笔者采访的创业者来看,没有一个人不强调创业不是一夜风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凌晨3点休息,没有周末和应酬,同样的事情一定比别人做得好!”而且不要指望在公司盈利之前,别人会愿意给你风险投资。
资本最好的计划
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资金。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商业计划书,说服风险投资人投钱,是创业者很头疼的事情。在前几年的网络泡沫之后,风险投资家变得更加理性,甚至更加苛刻。每天都有不止一个人来找他们投资,如何让商业计划书吸引投资人的眼球,将是考验创业者能力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