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宣建奶牛场卖牛奶奶粉年产过亿


温州商人林乐宣,南达乳业创史人。计划着可以把手中的乳业资源转手卖给像德隆这样的大公司,在投资一千多万元大规模养殖奶牛的时候,他甚至连奶牛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而仅仅五年之后,林乐宣就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了现代化牧场,2009年,养殖场的奶牛数量近万头,林乐宣的牛奶品牌南达乳品年销售额近亿元.
[致富经]一个错误判断引发的财富(20110824)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1988年,南达集团创始人林乐宣董事长,从浙江美丽的楠溪江畔来到“五口通八国”的南疆喀什,做起了外贸生意。2000年开始,南达从多元化经营逐渐聚焦以乳业为核心的专业领域。

  南达现代乳品产业园,位于喀什城北的迎宾大道旁。南达乳品从常温奶到低温奶,数十个产品被整齐地码在大厅中间的展台上,乳白色的墙上展示着南达乳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宏伟的规划蓝图。

  林乐宣的牛奶品牌:新疆南达乳品。

  这个人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他叫林乐宣。林乐宣走路的速度很快,在好几次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的摄像机想要跟上他的脚步都有点费劲,只能拍到他的背影。就像走路的速度一样,林乐宣是个会赚快钱的人,四年之中涉足的行业有将近十个,赚到了一千多万元。然而眼前这些奶牛却让林乐宣停下了赚快钱的脚步。为了这些奶牛,林乐宣放弃了所有其它的生意,三四年的时间几乎一分钱的收益都没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在此之前连奶牛长成什么样子都不清楚的门外汉,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在只有石头的茫茫戈壁滩上建起了现代化牧场,他的公司也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这里是新疆喀什,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19岁那一年,林乐宣从温州老家来到了这里。

  林乐宣:听别人说,新疆西部特别是南疆很好赚钱,当时就是冲着很好赚钱就来了,没想那么多。

  就像典型的温州商人一样,走到哪里就可以在哪里扎根,并且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克服了最初生活方面的不适应之后,林乐宣做起了商贸生意。这里是喀什有名的大巴扎,大巴扎就是大市场的意思,因为对市场敏锐的把握,林乐宣从一个小小的地摊开始,很快就把生意做得像模像样。

  林乐宣:做一些小贸易,做一些零售业,什么好卖进什么,没什么目标性,必须要把一项做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1993年,林乐宣成立了公司,经营场所也从地摊转移到了像样的商场里面。林乐宣是比较早来喀什做商贸生意的人,那时候市场空间比较大,钱也好赚。林乐宣利用各类小商品在浙江和新疆之间的价格差异,从一个柜台开始,快速扩大经营规模。

  林乐宣:当时发展速度非常快,到1996年,1997年就有一定规模了,在喀什就有很多我们的门店。

  到1997年,林乐宣已经赚到了一千多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温州商人的发家史。

  吴嘉庆:从地摊一直到柜台,从柜台到一层楼,从一层楼到一栋楼,从一栋楼到两栋三栋。

  刘学杰:他们很时尚,他们的货物也很时髦的,所以要买好货,要讲究品牌就找南达。

  吴嘉庆:他民营企业经营,又创了南达名品商场,这也是在南疆这是首屈一指的。

  林乐宣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直到1997年11月17日,一场突出其来的大火毁掉了所有的一切。

  林勇:在冬季的时候,对我们商贸来讲,冬季是个旺季,而且我们储存的货源又比较充足,基本上每年所有的资金都会运用到这个冬季货物储备上,所以当时着这个火就基本上把我们所有的资产全部烧完。

  大火烧光了林乐宣储存的所有货物。

  林乐宣:听到火灾我就傻掉了。

  记者:当时也没什么保险?

  林乐宣:这个保险我们连续保了三年,就那一年我们没有续保。

  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太过残酷了。很多人都说,林乐宣肯定是过不了这个槛了,甚至有人传说林乐宣跳楼了。传言满天飞,而传言停留的时间仅仅有十几天的时间。

  林乐宣:通过政府的帮助,我们在外面另外一个地方,又开始重新恢复一些生产自救。

  记者:过了多长时间?

  林乐宣:半个月时间就恢复营业。

  林乐宣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恢复了营业,这种速度让人吃惊,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火灾之后林乐宣的发展速度竟然超过了之前。两年之间就开了七家商店和超市,并且还把生意做到了其它行业。

  吴嘉庆:他有这个凡是商业上的,百货,五金,餐饮,多了,都有。

  记者:当时做得怎么样?

  吴嘉庆:做得很好,做得相当好。

  刘学杰:脑子非常灵光,所以这个人我们不佩服他不行,事实在这摆着啊。

  商店、超市、餐饮、装饰装潢,甚至是IT,林乐宣涉足的行业有将近十个,几乎是个个赚钱,在林乐宣看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把握住最关键的一点。

  林乐宣:当时也没有什么,觉得多元化经营还是挺不错的,所以知道什么能赚钱就要涉足去做。

  记者:所以当时的思路很多就是短平快的项目。

  林乐宣:对,短平快,能赚钱短平快,能给你产生利润就去做,那时候没有什么战略。

  就是这种短平快的思路,让林乐宣的生意突飞猛进,林乐宣几乎成了在喀什最成功的温州商人。他对市场的判断几乎是无一失手。2004年,林乐宣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这个商机是他从一个大企业投资动向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

  林乐宣:有媒体不停地在报道他们,我们觉得他们很有诱惑力。

  记者:他也进入乳业了?

  林乐宣:对,他也进入乳业,而且起点非常高地进入乳业。

温州商人林乐宣,南达乳业创史人。计划着可以把手中的乳业资源转手卖给像德隆这样的大公司,在投资一千多万元大规模养殖奶牛的时候,他甚至连奶牛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而仅仅五年之后,林乐宣就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了现代化牧场,2009年,养殖场的奶牛数量近万头,林乐宣的牛奶品牌南达乳品年销售额近亿元.

  林乐宣所说的就是德隆集团,德隆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公司,德隆集团高调进入乳业,让林乐宣做出了一个判断,乳业肯定有钱赚,并且赚的钱一定会超过自己之前做过的所有生意。林乐宣的思路就是短平快。在他听到德隆的新闻之后,就一刻不停地开始准备进入乳业的计划。

  林乐宣:人家都养奶牛,都发得很快,所以温州商人觉得哪好赚钱,哪有好商机,可以做的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做。

  从头开始太耗时间了,不符合林乐宣的做事方式。为了可以实现快速赚钱的目的,林乐宣兼并了当地一家奶牛种畜场。

  黄建军:在喀什地区就这一个牛场。

  记者:算大的?

  黄建军:算大的,最大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个牧场,其中喀什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就算喀什唯一的一个?

  黄建军:唯一的一个。

  林乐宣做出这么大的决定,只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在此之前林乐宣对奶牛一点印象都没有,甚至都不知道奶牛长成什么样子。

  林乐宣:甚至跟别人赌,我以为奶牛就是两个奶头的,跟别人赌都赌输了,不知道奶牛几个奶头。

  记者:你怎么赌的?

  林乐宣:一个是不知道奶牛几个奶头,还一个,我以为奶牛是这个像长流水一样,一直在挤奶。奶牛它从生长怀孕了下了小牛以后它才能产奶。我们原来对奶牛不了解,以为这个奶牛它像常流水的奶包,一直在挤奶,不停的每天都有奶,这样子跟人赌,所以没见过奶牛很可笑。

  林乐宣都觉得自己很可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进入乳业的计划。在林乐宣兼并种畜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德隆集团突然倒闭了。这可是个坏消息,因为林乐宣最初还计划着可以把手中的乳业资源转手卖给像德隆这样的大公司,从中赚一笔快钱就退出。

  林勇:最初的时候想过,这个产业做完了之后,可能会有大的企业来收购,或者来变现。

  刚刚兼并的种畜场不能不管,接手之后林乐宣才发现,养奶牛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林乐宣:这个项目的产业资金投入量非常大,根本不像我们现在这个贸易,我今天进点货,卖掉明天马上就可以变现,又可以周转,因为它投进去全部被牛吃进去了,吃进去以后从小牛养到26个月以后,它到26个月才给你产奶,所以一直往里面投钱。

  林乐宣认为形势不妙,准备赶快寻找到新的买家,这样自已也可以全身而退。

  林乐宣:也没什么选择的,因为你做了,你不是很大的规模没有买家,你卖掉也是很低的价格卖掉,没有价值。

  种畜场卖不出去,当初兼并的时候花了上千万元,接下来还要一天不停地花钱买饲料喂奶牛。这样的状况让林乐宣相当郁闷。自从进入乳业之后,林乐宣的生活状态完全改变了。

  林乐宣:完全不一样,颠覆掉了,这个贸易的时候,商贸的时候,是非常潇洒的,最起码我还有一个上下班的时间节假日还可以休息,可以选择,但是做了这个行业没有选择了。

  原来很风光,享受着别人羡慕的眼光,到如今天天窝在牛场里,怪就只能怪自己的判断失误。

  林乐宣:是非常难的时候,所以我们经常聊的是,你要想去害谁的时候,你就什么也不要做,劝他去养奶牛。

  林乐宣这样说有点像是自我解嘲,那个时候的状态确实是相当尴尬,时间一长,资金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林乐宣:没有什么比缺钱更难受,干得再累都觉得能一个晚上就缓过来,就不感觉到累,但是没钱的时候,等着去要去拿到钱的时候,拿不到,这个觉得是最着急的,如果拿不到钱,这么多牛吃什么?

  林乐宣天天为缺钱发愁,并且开始把其它生意上赚的钱贴补到奶牛身上,开始的时候还是偶尔为之,后来成了常态,甚至开始把一些项目卖掉来支撑乳业,这是林乐宣最不愿意看到的。其它项目一个一个地卖掉,乳业方面一分钱的收益都没有,林乐宣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光的被人羡慕的商人,他进入了一个自己都看不到光明的困境。

  林乐宣兼并的种畜场建设的时间很早,建筑设施都已经破败不堪。

  林乐宣:就这种情况,一到下雪天牛都要往外面赶,不敢往里面关。

  记者:为什么?

  林乐宣:因为这个房子结构很不结实,塌下来牛全部被压死了。一到下雪,下大雨,冬天牛就不敢往牛舍里关,这个棚容易塌下来,这个棚你看它结构都不行了,很容易倒下来。

  牛舍随时都可能倒塌,在原地翻修也很困难,林乐宣突发奇想,不如把新牛舍建到戈壁滩上去。在喀什,最不缺的就是戈壁滩,戈壁滩面积大,规划起来很方便。没想到林乐宣的想法一说出口,就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

  凯山居玛洪:以前在戈壁滩这个地方,啥都不栽。

  记者:以前没做过在这个地方?

  凯山居玛洪:谁都不相信。

  黄建军:干个傻事,说好好山上不盖,非要到戈壁滩去改造,能改造成吗?

  方彬:这个说是胡闹,也可以说是,干不了几年该垮台了,好多人都这样认为的。

  林乐宣是个倔脾气,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就必须要去做,没人能拦得住他。

  林乐宣:涉足这个行业之后不停地在钻这个问题,看看在那样一片空间很大,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当时就拍脑门子把它定下来了。

  自从林乐宣养起奶牛,每天都关心乳业的行情。他发现,乳业不像自己之前做过的行业那样可以赚快钱,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坚持下去才能有钱赚,如果中途放弃,就彻底赔本了,与其不死不活的坚持,倒不如放手一搏。在戈壁滩上建牛场既有利于防疫,又可以在以后扩大规模。但是当他真正开始在戈壁滩上建牛舍的时候,才明白当初大家为什么嘲笑他。

  林乐宣:当时条件就跟这一样,没路没水没电没路我们现在你看。

  记者:戈壁滩?

  林乐宣:对,就这样的戈壁滩。

  记者:戈壁滩有石头?

  林乐宣:对,都是石头,这挖下去都是石头。

  记者:挖下去也是石头?

  林乐宣:对,就打井打到190米打下去是石头。

  戈壁滩上的恶劣条件是很难想象的。

  凯山居玛洪:一棵树都没有,全是戈壁滩。

  玛木提·沙吾提:原来啥也没有,草也没有。

  记者:什么草也没有?

  玛木提·沙吾提:原来啥也没有,草也没有。

  方彬:三天两头刮风,一刮风人都站不住。有些人个子小的,或者瘦的,可能风都刮走了。

  记者:不会吧?

  方彬:真是这样的。

  记者:真有这么大?

  方彬:对。我们一个老乡,就是一个维族老乡,个子小小的,瘦瘦的,我们经常开玩笑,就说完了以后你走的时候让你老公把你抓住一点,你走的时候别让风把你刮跑了,就是这样子。

  无论有多少困难,林乐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工。人在逼急了的时候,经常会想出绝妙的办法。林乐宣开始打起了雪山的主意。戈壁滩毗邻帕米尔高原,抬眼望去就是雪山。

  林乐宣:夏天最热的时候,山上不是雪水融化下来,那个雪水冲都是含沙量非常高的,含沙量非常高,把水引进来,引进来放到这个地上,它一沉淀土层就有几十公分就上来了。

  记者:从那边的山?

  林乐宣:对,那边,就上面高原的雪水。

  记者:能过来?那么远也能过来?

  林乐宣:嗯,它上面有一条大渠,很大,水过来,把水引进来沉淀变成耕地。

温州商人林乐宣,南达乳业创史人。计划着可以把手中的乳业资源转手卖给像德隆这样的大公司,在投资一千多万元大规模养殖奶牛的时候,他甚至连奶牛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而仅仅五年之后,林乐宣就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了现代化牧场,2009年,养殖场的奶牛数量近万头,林乐宣的牛奶品牌南达乳品年销售额近亿元.

  林乐宣在戈壁滩上筑起围坝,把从雪山上引来的水圈住,水慢慢渗透下去之后,泥沙就会留下来。

  记者:我看这个土质也不好。

  林乐宣:这土质不好,我们再从农民手上买一些好的土,再拉过来再倒上,再把它再搅拌起来。

  林乐宣用这种办法把戈壁滩变成耕地,之后在耕地上种草植树,这样改造可以防风固沙,创造出建牛舍的基本条件。钱不够就把原有赚钱的项目逐个卖掉。2005年底,在戈壁滩上的新牛舍建好了,林乐宣陆续把奶牛运过来,因为运输不方便,只能是让奶牛徒步数公里自己走过来。

  林乐宣:当时大家都很兴奋,这个牛从路上赶到新的基地,牛是从原来这么破旧的牛舍赶到新建的基地。因为过去养奶牛,都是比较封闭去养,好多老百姓平时见到奶牛也比较少,这个奶牛乔迁的时候赶过来非常壮观。

  在原有的基础上,林乐宣又引进了优良品种和先进设备,这个时候的林乐宣已经有点孤注一掷了,原有赚钱的项目差不多都卖光了。经过三四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日子,2007年底,林乐宣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候,他的奶粉生产线正式开工了,日生产奶粉七十吨。

  记者:这个主要销往哪里?

  林乐宣: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它那个缺原料的地区做酸奶。

  2008年,三鹿事件爆发,这距离林乐宣见到效益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新闻可把林乐宣吓得不轻。

  林乐宣:都担心这个是行业大灾难,肯定会受到市场的很大的影响,肯定产品会卖不出去。

  事实证明,对于林乐宣来说,这只是虚惊一场,他的奶粉销路不降反升。

  林乐宣:好多厂家奶粉滞销的时候,不好卖,我们一直很脱销,一直都是零库存。

  其实这都要归功于林乐宣之前费尽辛苦在戈壁滩上建的养牛场,因为原料都是从自己的养牛场出来的,所以质量经得住检验。2009年,林乐宣开始了液态奶的生产,为了保证质量,他从不会在散户那里收牛奶。

  林乐宣:如果我们要去收散奶,每年我们光这一块我们就会多挣个500万到800万的利润,但是我们这个还是下定决心一公斤散奶都不收。

  林乐宣彻底改变了原来短平快的经营思路。2009年,养殖场的奶牛数量近万头,乳品年销售额近亿元,同年,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茫茫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现代化牧场。

  从2009年开始,林乐宣又在喀什建起了万亩果园。

  林乐宣:这是我们的一万六千亩的红枣,标准化的红枣基地。

  记者:你这片地有多大?

  林乐宣:一万六千亩。

  记者:有这么大?

  林乐宣:这块面积整个设施节水滴灌全部到位了,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给这片地灌溉了。

  喀什地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适合林果业发展,林乐宣就是计划用果业和乳业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

  林乐宣:种植这个东西是区域不可替代,不是说哪里都可以种出这种品质的枣,只有老天爷给的这种资源的地方才能种。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目前已经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林乐宣正在准备利用这个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向中亚和南亚扩张自己的销售版图。

  林乐宣:现在是越做越有意义了,不是越做越困惑了,过去是越做越困惑,所以说想害谁劝着他去做农业,现在是我觉得这个已经在这里面看到了希望。

  注:

  林乐宣的牛奶品牌是新疆南达乳品。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