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仕鉴养鸡常搬家的秘密


2008年底贾仕鉴开始养鸡,已经换过三个养鸡场了,而且每个养鸡场都只待了半年左右。他因为一个3G网络的广告搬过家,因为看到公路边的一根电话线搬过家。总是这样搬家,周围的朋友对贾仕鉴的做法很是费解。
[致富经]频频搬家背后的财富秘密(20110720)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这里是贵州省贵阳市牛场乡落刀村的一个养鸡场。戴着眼镜的这个人,叫贾仕鉴,是这家养鸡场的主人,在当地,他以奇怪的养鸡方式出名。

  2008年底他开始养鸡,已经换过三个养鸡场了,而且每个养鸡场都只待了半年左右。他因为一个3G网络的广告搬过家,因为看到公路边的一根电话线搬过家。总是这样搬家,周围的朋友对贾仕鉴的做法很是费解。

  申三:不知道他是什么想法,这个人是不是脑袋有点,神经有点失常那种感觉。

  宗肯:鸡就像养鱼一样,你老是换来换去那个鸡不会死吗那个鸡。他就是一会又搬了一会又搬了,老是折腾,反反复复地折腾。

  但是,养鸡场频繁搬家,让他的财富之路历经坎坷。这些看似荒唐的做法,让他一年时间投入所有积蓄未见回报;还是这个做法,却让区商务局局长都主动找他合作,甚至帮助他,给养鸡场搬家。那么,四次搬家,贾仕鉴到底在找什么?这又能给他带来什么财富呢?

  贾仕鉴之所以选择这样独特的创业方式,还得从他结婚说起。这是贵阳市一个居民小区,2011年7月2日,记者跟随贾仕鉴来到这里。这个路口的一边是贾仕鉴岳父家,另一边是贾仕鉴和张艺的家。住在同一个小区,贾仕鉴却已经很久没有来过岳父母家了。

  记者:半年没来岳父母家?

  贾仕鉴:今年没来过。

  记者:怎么这么久都没来?

  贾仕鉴:没时间。

  记者:你是不是不敢经常来?

  贾仕鉴:是。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贾仕鉴刚把记者带进来,就提出,他要先走。

  贾仕鉴:好,那我就先走了,你跟他们聊一下。

  记者:你不再坐一会儿?

  贾仕鉴:我先走了。

  这让记者觉得有些不能理解。贾仕鉴创业三年小有成就,今年第一次踏进岳父家门,却这样草草离开。

  贾仕鉴:好,拜拜。

  贾仕鉴的创业和岳父有怎样的关系?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贾仕鉴出生在贵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啤酒厂的工人,母亲下岗。大学毕业后贾仕鉴到广州打工,遇见了初中同学张艺。他没有想到,2006年和张艺的婚姻,竟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张艺的父亲张长林八十年代起做图书批发生意,曾是当地行业里的佼佼者。女儿回到贵阳突然决定结婚,这让张长林很是诧异。

  张长林:有天我记得最清楚了,那是个比较寒冷的一天晚上。她就说爸爸,我已经有男朋友。其实我从来都不敢关心,不好问她,因为毕竟是女儿的事情。所以我说,我因为不太了解,以后,反正我就说,带来看看也可以。

  董家嘉:好像张艺的父母对贾仕鉴有一些不满就开始流露出来了,就觉得自己女儿找个没有固定工作的吧,还是挺有风险的。

  既然没有工作,张长林决定让女婿贾仕鉴帮忙做图书批发。但是做了一年,贾仕鉴却提出,他不想干了。

  贾仕鉴:我跟张艺结婚吧,然后我觉得他父母觉得我没什么,就是说,回来以后就跟他们做图书批发自己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这样的话在他们看来是不是觉得好像我并不是很有能力,或者并不是很优秀,所以,我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说,做一件事情让周边的人看看,我应该还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2008年底贾仕鉴开始养鸡,已经换过三个养鸡场了,而且每个养鸡场都只待了半年左右。他因为一个3G网络的广告搬过家,因为看到公路边的一根电话线搬过家。总是这样搬家,周围的朋友对贾仕鉴的做法很是费解。

  贾仕鉴一直很有经济头脑,大学时做小生意攒下了近十万元。朋友眼中的他胆大而且有眼光。

  邓易枫:他在投资上面他还是比较大胆的,当初的时候从银行贷款炒股。他后来才跟我说的,把我吓了一跳。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贾仕鉴和张艺商量,卖掉新房,再拿着以前做生意攒下的钱,一共50万元自己创业。但是究竟该做什么呢?

  2007年张艺怀孕了。贾仕鉴常常到市场上买土鸡,但又苦于很难买到好的土鸡。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养鸡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让岳父更加不高兴。因为他觉得,养鸡是小本生意,而且贾仕鉴从来也没有养过鸡。

  张长林:他要保证我女儿幸福。我不反对。

  董家嘉:不仅找一个没有工作的这么有风险,然后还带着自己的女儿,从小品学兼优的乖乖女,然后又是去国外留过学回来的自己的女儿,去农村,真正农村去养鸡,肯定,我觉得任何一个父母肯定都会很想不通。

  张艺:他们就是说叫我们多考虑,然后我们呢,就想试试看。

  2008年,贾仕鉴在朋友申三的带领下,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龙爪村看上了一个地方,从此开始了他奇怪的养鸡之路。

  2008年10月,贾仕鉴和张艺开着车过来,租下了这间不到10平米的房子,他们决定就在这里养鸡。

  贾仕鉴:这里就是原来那个养鸡的地方,大概有1亩多地,将近2亩。原来打算喂1000只鸡都没问题,从这个花椒树和银杏树到那个电塔。当时养了200只,然后其他人都觉得很奇怪。

  当初贾仕鉴信誓旦旦要用养鸡证明自己,可200只鸡能成什么大事业呢?

  当村里人听说一个小伙子带着海归老婆到村里来创业,却只养了200只鸡,连他们都看不过去。

  申祥:读书的和我们想法是两回事。你想,养一两百只鸡,能干什么大事,干不出来的。

  申三:200只鸡也就是 2000元钱。从贵阳到息烽的过路费、往返的费用,车费油钱都是一两百元钱,跑下来就没有钱挣。

  息烽县距离贵阳市区有50多公里,多是山路,一趟下来要2个多小时。经常这样往返,只养200只鸡肯定赚不了钱。大家纷纷猜测,他们这样养鸡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更让大家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2009年8月的一天,因为在网上看见一个3G网络的广告,贾仕鉴突然决定,他要搬去另一个地方养鸡。

  贾仕鉴:这就是我第二个的养殖场。在这里生活应该非常惬意。然后我就想着,我就等这个网络。3G网络如果通了的话,那就好了。

  2009年年底,贾仕鉴花15万在这里重新搞起了基建,搭起了鸡舍,又买进了2000只鸡苗。虽然这一次的数量比第一次多了,但是贾仕鉴的朋友还是搞不懂,这样的养鸡方式,什么时候才能成气候呢,再说老搬家,对鸡也不好。

  宗肯:鸡的家老是搬来搬去,那有什么用,那又不能折腾出什么好的事情来。我们就是这样想,会不会把鸡折腾生病了。

  这一搬确实把鸡折腾坏了,死鸡的情况非常明显。为什么贾仕鉴只因一个3G广告,就给鸡搬家,这么折腾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家人很替他着急。

  贾万禄:死鸡狠得很,开始时5、6只,然后是30多只,然后是50多只,然后是100多只,一个星期差不多就把这个鸡死光了。

  张艺:我们看着看着心里面就在掉眼泪,那都是钱。

  一个星期,贾仕鉴就赔出去一万元,再折腾肯定是不行的。这里的环境不错,大家都劝他就在这里安心养鸡。但是,就在半年后,贾仕鉴又动起了给鸡搬家的念头,而这次的理由,还是一样荒唐。常人看来,新场址并不适合养鸡,但贾仕鉴却说,搬家只是因为在公路边看见的一根电话线。

  记者:当时你看见的电话线在哪儿?

  贾仕鉴:电话线就在这里。这里。我顺着这个公路走,我走到这里看见,这里有电话线,有网络,那我就决定要在这里养鸡了。我想着,这里有这个网络,我的这个梦想就可以实现了。

  贾仕鉴在第三个养鸡场,把规模扩大到6000只,但是大家始终对一件事想不明白。贾仕鉴因为一个3G广告给鸡搬家,因为一根电话线又给鸡搬家,他这种方式何时能让他实现梦想?贾仕鉴的意图究竟何在?

  因为一个3G广告给鸡搬家,因为一根电话线又给鸡搬家,贾仕鉴到底在干什么呢?

  原来,贾仕鉴大学时学的是软件编程。当他决定养鸡时,他设想了一套管理系统。对养鸡场进行视频监控,监控的画面通过网络,传输到销售终端。他给每一只鸡戴一个“电子身份证”,在系统中记录每只鸡的生长情况,做到可溯源。这样一来,鸡的整个养殖过程都可以监控得到,保证鸡的质量,也提高鸡的价值。

  起初不会养鸡,他养了200只做实验。他本以为可以在第二个养鸡场试验他的系统,但3G网络迟迟没有覆盖,于是他才选择再次搬家。

  尽管每次搬家,死鸡都让他损失惨重,但贾仕鉴认定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实现梦想。他向父亲借了20多万元,并在第三个养鸡场装上了摄像头,开始试验他的系统。

  贾仕鉴:这里装了一个,二楼的这里,打了几个膨胀螺丝的那个,看见没有。这个摄像头是一个旋转的云台的摄像头,对面这个山的所有的情况全部都可以监控得到。那鸡在山上跑的情况就可以监控得到了。

  记者:只有这一个摄像头吗?

  贾仕鉴:这个鸡舍和上面那个鸡舍都有摄像头,还有我们的粮食仓库也有摄像头。

  装上摄像头,贾仕鉴经常在电脑上敲敲打打。他想着,这一次只要把鸡养好,一切就会好起来。

  而对于养鸡,贾仕鉴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他经常给鸡喂大蒜,即使在大蒜价格很贵的时候,也没间断。

  记者:为什么要喂大蒜?

2008年底贾仕鉴开始养鸡,已经换过三个养鸡场了,而且每个养鸡场都只待了半年左右。他因为一个3G网络的广告搬过家,因为看到公路边的一根电话线搬过家。总是这样搬家,周围的朋友对贾仕鉴的做法很是费解。

  贾仕鉴:我们想尽量少用抗生素,尽量用大蒜、姜这些东西来给鸡治病。放养的,如果不给它预防的话,它可能会有胃肠道的疾病。去年大蒜价格很贵的时候,我们也在买。这样的鸡要安全,放心。

  因为不用药,只吃玉米和麦麸,贾仕鉴养的鸡,成本高出许多,而成活率却也只能达到80%左右。养了4个月,鸡好不容易可以出栏了,但是贾仕鉴却拿不出钱开专卖店。

  无奈之下,贾仕鉴只能先拿500只鸡到市场上卖卖看,这样也许能暂时缓解资金的问题。父亲替他着急,也跟着他一块去。谁知道一盆冷水却狠狠泼了过来,鸡贩子对于贾仕鉴的鸡根本不屑一顾。

  贾万禄:你这个鸡卖个屁,你看我的鸡哪只鸡不比你的鸡好。价格我这个鸡是6块5一斤,你的鸡要卖20块钱。搞个屁,就是这个价我都不收你的鸡。

  贾仕鉴:当时心里面很急,因为我的鸡养了这么多,如果卖不出去的话,我所做的事情就没人知道了。

  本来就不愿意让女儿和贾仕鉴一起养鸡,折腾了几次,现在卖鸡又成问题,岳父多次找贾仕鉴沟通,但是,这却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至今都难以释怀。

  张长林:他有一点就是我行我素那种。至于他跟他的同学、朋友、我女儿是不是都能够沟通,是不是能够协商,这我们不是很清楚。那么就是跟我们,估计他要站在他的角度想得多,我们的意见可能采纳得比较少。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出来创业,连换三个养鸡场,好不容易把鸡养出来却卖不掉,所有投入看不到回报。贾仕鉴已经不愿再多向家人说养鸡的事儿,更没有开口借钱。

  张长林:他还真有骨气,他没有让我们,他不会让我女儿说让你爸妈再给我们点钱,那没有,从来就没有。他也不要我们的,借钱都不会问我借的。

  两个月只卖出100只鸡,贾仕鉴常常待在养鸡场发呆,不愿回家。而有时回到家,看女儿睡了,他倒地板上很快也睡着了。这样的状态,让家人非常担心。再这么下去不但养鸡场难以为继,以后的路又该如何走呢?

  张艺:万一哪一天失败了怎么办?我就跟他说,没事,反正失败了那我们就休息,到时候我们俩,反正其他的东西也没丢的。

  贾万禄:他做这个事情真的是很艰难的。旁边的人不晓得。有的时候,像我们当爹的没有办法。

  就在采访时,张艺听到公公说起当时的困难,她忍不住冲进厨房,哭了起来。

  张艺:觉得挺无助的,都是自己家人,开始帮他,现在也帮不上手,他一个人每天处理这么多事情,特别累,我们真的,担心他哪一天万一垮了怎么办。

  贾仕鉴:路是很黑的,就一个人,然后这个地方就是很荒凉。你有太大的压力以后,你也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你也不会有这种恐惧的感觉。然后你每天这样做,你就觉得每天有这么黑的路也走过来了,然后想着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一直坚持着。

  已经花光了积蓄,现在放弃,就一无所有。贾仕鉴知道,只有坚持,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宽慰。贾仕鉴决定最后一搏,开自己的专卖店。

  2011年1月,贾仕鉴从银行贷款15万元,把专卖店开在这家农贸市场的对面。正是这个特别的专卖店的推出,让贾仕鉴的鸡走近了消费者。贾仕鉴正在给顾客讲解自己的视频监控和溯源系统。

  贾仕鉴:开始做一个销售。这现在把鸡的芯片号读进去,它的鸡的品种,它的公母,这个鸡是母鸡,它的养殖场,它养殖的天数,然后基本上都进去了。这个就是我们打印的一张小票。这个射频编号,在我们溯源网站上,把这个编号输入进去,那它有一些更详细的信息,就会出来了。这个东西就跟那个超市的小票不一样了。

  贾仕鉴的溯源系统能够提供鸡生长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等于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种方式在贵州非常少见,获得了很多顾客的青睐。不到半年时间,销售额达到了40万元。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贾仕鉴的创业事迹。让贾仕鉴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个人在看到报道后,主动上门找他,而他的出现给贾仕鉴的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这个人就是贵阳市白云区商务局副局长曾庆德。

  曾庆德:这是个好东西。我们现在做食品安全来讲的话,对我们这块也是非常注重的这个,这么一项工作。我一看,这而且还是全省第一家首个搞,这也正好符合我们管理部门现在,做这一块,首先要想推广。

  曾庆德主动找到贾仕鉴。看过养鸡场和他的监控、溯源系统,曾庆德决定推广他的模式。他们在当地一家屠宰场安装了18个摄像头,贾仕鉴重新编写了一套系统。

  鲍钟亮:溯源这一块原来我们纸质化的有,但是很不方便。跟小贾合作搞的这个,电子化的,很方便,查询、监管,各方面都很方便。

  曾庆德:我的办公室,就是远程监控,打开电脑,然后随时可以及时地了解它的生产情况。

  而作为对贾仕鉴的鼓励和支持,曾庆德更是给贾仕鉴物色了新的养鸡场。今年3月底,贾仕鉴和张艺搬进了现在这个50亩的养鸡场,不仅有网络,环境也适合养鸡,年出栏量可以达到5万只。

  贾仕鉴:我主要做养鸡这件事情,通过养鸡这个载体,来完成我的这个溯源的这个载体和视频监督监管的这个东西。

  李敬丹:我觉得他的思路是非常好的。他的思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地把自己的生产,涉涉及到质量安全这一块的生产监管纳入到一个信息化的管理,这个也值得我们下一步规模养殖场应该要借鉴。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