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养野猪赚钱建千头野猪养殖场的致富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赵磊打开了销路,自己养的野猪已经不够卖了,他和妻子重新完善了可行性报告,决定以一种新的方式扩大野猪养殖规模。到2011年底,赵磊自己的野猪存栏达到一千头,销售额三百多万元,赵磊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自己六年的计划。
[致富经]发现可行性报告不可行之后(20120323)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赵磊:声音小一点,会惊动野猪,它会跑的。

  这个人叫赵磊,他经营着一个野猪养殖场,二月中旬当地依然非常寒冷,晚上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二十多度,猪舍里结了一层冰碴。他非常担心,生怕猪被冻坏,每天晚上都要起来细细查看一遍。

  赵磊:要把帘子放下,用砖压住,给它保暖。

  赵磊之所以这么小心翼翼是因为有过惨痛的教训。他曾经有一份年薪20万的工作,为了创业,他精心编写了一份严密的可行性报告,回村养起了野猪。他特别相信那份报告,谁知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漏洞百出,几次走到破产的边缘。失误之后,赵磊及时调整策略,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短短三年,实现了自己原来六年的计划。

  赵磊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这里沙多土少,村里的人大多只能靠天吃饭。赵磊从小生活就很艰苦,他立志要考上大学,去大城市改变命运。

  赵磊:农村孩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能有个好工作。

  2001年,赵磊终于考上了大学。但就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突然出了车祸,当时家里竟然拿不出住院的钱。面对昏迷中的父亲,赵磊犹豫了。

  赵磊:不是矛盾,是特别矛盾。我付出了那么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那一刻,就是去大学校园里读书,但是家里的状况,我不能光考虑我自己。

  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赵磊选择了放弃学业。那年的录取通知书,他一直珍藏到现在。

  赵磊:在这呢。你看,就这个。陕西经贸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看到这个通知书,我就想起我当年那个,挺难,挺心酸的往事。

  那段时间,为了给父亲治病,赵磊天天都要外出打工挣钱。赵磊咬牙坚持着干一些重体力活,每天都累得爬不起来/,但他始终都没有忘记上大学的梦想,干完活,不管多晚,他都坚持看书复习。

  赵磊:我当时一直用这篇文言文在鼓励自己,我过了这个困难我一定能行的,我不但能上大学,我将来还能做出点事情来。

  一年以后,赵磊又考上大学,这时父亲已经完全康复,赵磊终于可以轻松地走进大学校门。2006年大学毕业后,赵磊去了武汉,被一家大型企业聘为部门经理,年薪达到20万,这让赵磊成了村里人人都羡慕的人。

  然而,两年后,赵磊竟然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又回到了村里,说要养野猪

  村民赵国祥:没出息呗,念完大学回来养猪

  村民赵国臣:我觉得也不对劲,心里想,农村出了个大学生,回来养猪。

  当初说什么都要离开这个小山村,现在为什么又铁了心回来呢?为什么偏偏要养当地没人养过的野猪呢?

  原来,2007年有一次出差的时候,赵磊生平第一次吃到了野猪肉,一问价格,不到半斤的一盘肉,居然卖到一百多元,赵磊非常吃惊。从那时开始,他专门考察了南方的野猪市场。整整半年时间,赵磊跑了十多个城市,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写成了一本四十页厚的可行性报告,计划六年内赚到三百万元。

  赵磊:一头猪的成本大约也就在600元到800元,但一头猪的价格能卖到5000元到6000元,也就是说一头猪的利润至少在4000元左右,我觉得很暴利了,这个东西一定是赚钱的,一定是赚钱的。我可行性报告出来,就是要论证我这个事情可行,而且能够成功,能给我带来经济效益。

  一头野猪的利润4000元左右,赵磊发现了这么大的商机,自己还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切只要按照可行性报告执行,生意肯定稳稳当当。

  结果,还没有开始,就遇上了一个难题:赵磊的父母无论如何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回来养猪,就找赵磊的舅舅帮忙说服赵磊。舅舅气冲冲地跑来把赵磊骂了一通。

  赵磊的舅舅张永林:那坚决不行就是,就是发多大财都不行,有工作就得了,念书不就为了找工作吗,那就得了,那还咋着。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赵磊打开了销路,自己养的野猪已经不够卖了,他和妻子重新完善了可行性报告,决定以一种新的方式扩大野猪养殖规模。到2011年底,赵磊自己的野猪存栏达到一千头,销售额三百多万元,赵磊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自己六年的计划。

  赵磊:咱们就在外面挣多少钱都是给人家打工,在家里哪怕我就养一头猪,也是我自己当老板。

  赵磊拿出可行性报告,给舅舅耐心解释。赵磊说,养野猪并不难,南方有很多人靠养野猪赚了钱,而整个奈曼旗还没有人养过野猪,有很大的市场空白,附近还有很多野味饭店,养出来一定很好卖,而且,村里租地建厂也便宜。舅舅越听越入迷。

  赵磊的舅舅张永林:他给我算细账,他说喂野猪成本不算太大,的确,那玩意抗病力强,完了价钱高,肉贵。

  赵磊:顺拐了。顺拐的意思就是,本来是来给我做说客的,结果被我说服,反过来帮我做说客了。

  舅舅是村里响当当的能人,听完外甥天衣无缝的一席理论也非常认可,赵磊就请舅舅去做父母的工作。在舅舅的帮助下,赵磊向亲戚朋友筹措70万元,加上自己的30万元积蓄,建起了存栏1000头规模的猪场。

  2008年9月,赵磊按照可行性报告,从黑龙江买来100头野猪,采取圈养加散养的方式开始养殖。原本觉得简单,但还是低估了野猪的野性。这头猪就是因为打架,两个耳朵都被咬掉了。有一次,赵磊在给小猪打针的时候遇上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赵磊:当是我们是进去抓小猪去了,然后猪一下就扑到我们老太太身上了。我当时一急,一翻身一下就骑到猪身上了,一下子把猪头抱上了。我们老太太跑了之后,我赶紧撤身出来了。后来我们开玩笑,我还说,古有武松打猛虎,今有赵磊骑野猪。

  赵磊从来没有养过猪,但他胸有成竹,因为以前考察的时候就了解到,野猪养殖防疫是第一位的,只要做好防疫,就不愁养不活。但事实上远没有那么简单,就是给野猪打个针都很不容易,赵磊常常和工人一折腾就是大半天,直到两个月后才摸索出了一个叫隔空打针的办法。

  赵磊:针头特别特别粗,特制的,钢针,这都是专门给野猪用的。就这样,这么厉害,针还经常折断。抽好药,看好时机,一下子成功。被扎了针它怒了,被扎了针它怒了,在咬别的猪。生气了,生气了,你看它鬃毛立起来。刚才扎了它一下,它肯定是生气了。

  因为深知防疫的重要性,所以不管多难,赵磊猪场的防疫始终没有落下,养了一年没有损兵折将。2009年,他的猪场已经繁殖出两百多头小猪。当时他虽然手头已经没多少钱,但他坚信,到年底把这批小猪苗卖出去,就有大笔收入进账了。然而,他怎么都想不到,等了一年,等来的却是一场悲剧。

  采访时,我们看到,有的猪舍墙面上有一层新结的冰。

  赵磊:这冰很厚的,猪喘的哈气。白天温度比较高,这里的湿气在空中,晚间温度过低的时候,它就附着在这上头了。如果一直保持这个,这就相当于一个冷库,一个冰箱。

  2009年底,奈曼旗遭遇了十年不遇的低温。当时猪舍墙面上结的冰,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厚得多。一天晚上,气温突然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一夜之间让赵磊损失了五十多头小猪。等第二天赵磊看到猪场的景象,吓得简直说不出话来。

  赵磊:互相压摞,你趴在我身上,我再趴在你身上。本来猪都是一个挨一个趴的,它都一个压一个,导致把下面稍微弱一点的直接压死了。靠着墙,霜特别厉害,冰粘着毛都冻到墙上了,就冻死了。

  赵磊非常后悔,千算万算,什么都想到了,怎么就没有想到天气会突然变化呢?!

  赵磊:资金已经都投进去了,本来这猪苗再等上两三个月,天暖了,有人来抓猪苗,我就卖一笔好钱。就在这种情况下,就白白损失掉了。一下当时很失落,很着急,很上火,特别上火,牙龈、牙床都肿起来了。

  着急上火都没用,赵磊只好请教养过猪的乡亲们。在人们的帮助下,他借钱买来了阳光板,和舅舅一起加班加点日夜赶工,把小猪猪舍的窗户和屋顶都换成了阳光板。

  赵磊的舅舅张永林:特别上阳光板,组接阳光板,那玩意的确是好,做棚子比胶布啥的好,就是造价高。那都三九天,就得硬挺,我穿的军用大头鞋都冻透了,不易呀!

  赵磊:这种建筑材料叫阳光板,特别好,就是它隔凉隔热,既能起到大棚吸收阳光的作用,但同时里边的温度又出不来。

  赵磊养了一年野猪,还没来得及赚钱,就损失了五十多头小猪,而且买阳光板又花了一大笔钱,建厂时借的70万元还没开始还,就又加了一笔外债。赵磊已经扛不住了,这些都是他做可行性报告时压根儿没有想到的。

  赵磊:从当时可行性报告来看,从理论上来说,我当时已经有七到八成的把握,但后来实际操作会发现,困难远比我当初预估的多得多。

  然而还没等他缓过劲来,更头疼的事情出现了。原来,按南方养野猪的经验,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赵磊准备了500斤的玉米,但赵磊发现,准备的玉米只过了半年就快吃完了,这让他一下不知如何是好。

  赵磊: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一看,玉米已经不够用了。你想,人一天要吃三顿饭,如果你要是明天没有吃的了,或者一天就给你吃一顿了,很多人会火的,会受不了的,猪也一样。

  当时,当地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赵磊算了一笔账,这种养法,每头野猪的养殖成本超过了1000元,远远超出预算。

  原来,赵磊考察的是南方的野猪,南方常年有大量的青草、青菜做配料。在内蒙,大半年都不长作物,玉米的量只能加大,养殖成本自然就高出好多。

  赵磊:我觉得应该是够了,结果没想到喂得超支了,我跑了好多家粮库。

  大量喂玉米,长期下去显然不是个办法,高成本养猪早晚得破产。此时,赵磊已经对自己的可行性报告彻底绝望。那该怎么办呢?赵磊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结合当地的资源养野猪。

  2010年春天,人们发现赵磊常常在村里来回溜达。后来,人们又看到,赵磊居然把人们落在地里不要的秸秆一车一车地往猪场拉。

  村民魏富:把我们山上不用的玉米秸秆找车都把它拉回来了,关键是省得我们再收拾了。

  赵磊:我们村里人见我拉这个东西他很纳闷,在他们眼里就是废品,在我眼里真的是宝贝,我能充分把它利用起来,大大降低我的养殖成本。我拿到家里,虽然是我的宝贝,但是我几乎就没有什么成本。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赵磊打开了销路,自己养的野猪已经不够卖了,他和妻子重新完善了可行性报告,决定以一种新的方式扩大野猪养殖规模。到2011年底,赵磊自己的野猪存栏达到一千头,销售额三百多万元,赵磊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自己六年的计划。

  这没人要的秸秆怎么就成了赵磊的宝贝呢?原来,赵磊看到人们用秸秆喂牛羊,突然灵机一动,就找来一些玉米秸秆,用机器打成粉末,拌在打好的玉米面里喂野猪,想试试看野猪是不是喜欢吃。

  赵磊:玉米秸秆打出这个糠,加水,简单一拌,这样的话它就软化了,加上豆粕,豆粕。

  这一试,还真管用,野猪对新配的料居然非常喜欢。看到效果很好,赵磊就大量往家里拉秸秆。

  从那以后,赵磊家院子外面就堆满了秸秆,他把没有人要又到处都是的秸秆变成了节约成本的法宝。

  赵磊:你们看我这里头,这里边有特别多,从那边到这边,这里边全都是。

  一头猪养到出栏,赵磊至少喂300斤秸秆粉,可以节省200多斤玉米,他仔细一算账,一头猪的饲料成本控制在了600-800元。

  2010年年底,赵磊有三百多头野猪可以出栏了。这一次,赵磊没有按可行性报告的计划,花进场费去大超市卖,而是先选择了附近的一家饭店。

  赵磊:它正好在我们的国道111线上,然后对面就是个加油站。

  这个饭店离自己的养殖场只有十分钟车程。看到饭店周围的环境,赵磊马上找到饭店老板,和她谈合作,还特意请饭店老板到养殖场查看/,并且亲自下厨做野猪肉让对方品尝。

  饭店经理秦玉红:是野猪,这是我头一次看到野猪,我尝尝,比家猪香,这是头一份,奈曼旗也是头一份。

  看到了正宗的野猪,吃到了地道的野猪肉,老板同意和赵磊合作,当天就拉走了一头野猪。赵磊终于拿到了养野猪挣的第一笔钱。

  赵磊:当拿到钱的时候,我把钱都散成一个扇状,我见到回头钱了,我开始要收入了。

  有了一家客户,赵磊就开始找第二家、第三家。买他野猪的饭店越来越多,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拉猪,抓猪变得很重要,大伙一起想到了一个抓猪的好办法。

  赵磊:现在,我们有妙招了。什么妙招呢?上网。我们让猪上抓它的网,又省力又省心,还方便。

  有了当地稳定的客户,赵磊手头不再那么紧紧巴巴了。他觉得,让野猪肉走进大型超市的计划是时候实施了。2011年春节过后,赵磊专门到北京联系超市,没想到这趟北京之行,不仅给他打开了销路,而且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赵磊的妹妹在北京工作,她把自己的同事马文华介绍给赵磊。马文华有超市人脉资源。两人一接触,马文华对赵磊回乡创业的举动就很感兴趣,马上决定帮赵磊的忙。

  马文华:创业,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去实施的人很少。我觉得,他能有胆量,有这种魄力,去做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挺难得的。

  在马文华的帮助下,赵磊的野猪肉在北京的两家超市开始试销。更重要的是,两个月你来我往,两个人彼此相互吸引,开始谈起了恋爱,但由于距离太远,工作各异,赵磊最终还是没敢想得太远。

  然而让赵磊意外的是,2011年3月的一天,马文华拿着行李来到赵磊的老家,说自己辞掉了工作,要和赵磊一起养猪。

  马文华:我觉得,人跟人相遇是一种很大的缘分,我不想错过,是这样的,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赵磊:心里特别欢喜。然后我又想到,她居然能这样,我没想到她能回来,真的让人很感动,她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喜。

  很快,两个人举行了婚礼。马文华一心一意联系野猪的销路,成了赵磊最好的帮手。

  赵磊的妻子马文华:一想这以后都是自己的东西了,就慢慢地看着它也就觉得可爱起来了。有一个叫皇后,一个叫大刺猬,一个叫红毛,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方屁股。

  赵磊:现在我觉得我奋斗出一点点成绩,都是我们俩的。将来如果条件好了,逐渐各方面都完善了,想让她过一种她想要的生活。

  赵磊打开了销路,自己养的野猪已经不够卖了,他和妻子重新完善了可行性报告,决定以一种新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2011年5月,他们挨家挨户动员,让周围的村民一起养殖,他负责销售。

  养殖户李海峰:如何去养,疾病防治,他都教我。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赵磊的带动下,周边有三十多户村民养起了野猪。到2011年底,赵磊自己的野猪存栏达到一千头,销售额三百多万元,赵磊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自己六年的计划。

  中共奈曼旗委书记王广权:不但他自己能够致富,而且还能带动村民致富,很务实,很精明,很有思想,选择了一条适合于他的发展道路。

  编导:王茜

  摄像:邓贻强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