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文养鸡:江西崇仁麻鸡养殖让他年售过亿


周国文再次把崇仁麻鸡卖进上海,就等于为养殖户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2007年,周国文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七百多万元,租下了900亩松树林。正是利用这900亩松树林,周国文把没人想要的崇仁麻鸡原种变成了赚钱的宝贝,实现了一年之内九千多万元的财富爆发。
[致富经]600只鸡让我重返上海滩(20120419)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2012年3月11日晚上,周国文准备抓鸡卖去上海,记者跟着他一块来到了养殖场的松树林里。林子里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异常的响动,但是手电筒扫过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树枝上密密麻麻站满了鸡。

  记者:好高啊!这大概有多少米?

  周国文:大概这个可能有三米多高。

  记者:三米多?我的天!你看上面,一群鸡!我们开始以为就那么几只,结果上面全都是。三米多高。现在你要怎么把它抓下来?

  周国文:要慢慢地上去,把它一个一个地抓下来,像偷鸡一样的。

  记者:偷鸡一样的?

  周国文:你扶住啊。

  看到周国文这么容易就抓住了好几只,记者提出也要抓抓看。

  记者:这只矮一点,我试一下。

  周国文:试一下,你抓得到吗?你抓得到。你上去抓。扶着树,扶着树不要紧。

  记者:你别啄我啊,我谢谢你,你别啄我。

  周国文:对,从后面。

  记者:我觉得都是鸡屎在飞。那只我够不着。

  周国文:够不着是吗?

  记者:太高了。不行,我怕它拉屎,我下来。下不来。好多鸡屎啊。你看,我身上全是鸡屎。没抓到鸡,弄了一身鸡屎。

  周国文:真的是。

  这种晚上上树抓的鸡叫麻鸡。虽然记者弄得一身狼狈也没抓着,但是周国文却抓得轻松自在。他不但抓麻鸡在行,卖麻鸡更在行。2011年之前(/),上海市场根本就没有麻鸡的身影,但是2011年周国文把麻鸡打进了上海市场,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财富的爆发,销售额达到九千多万元。

  其实周国文的财富来源于六百多只麻鸡原种,而这些麻鸡原种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想要。

  养殖户黄敏芝:我没这个能力,我没这个能力。

  养殖户廖文明:一般没有这种想法。

  记者:那个时候没有那种想法?

  养殖户廖文明:对,没有那种想法。

  别人都不想要的东西,周国文却把它们当成了宝贝,甚至对员工都保密。

  周国文:没有鸡比这个鸡更纯,因为这个鸡不外流,我们是保密的。整个这个栏,就是我知道,我一个主管知道,还有一个技术员知道,这个是真正的原种。

  记者:其他人不知道吗?

  周国文:其他人不知道,包括员工都不知道。

  当记者提出要采访员工的时候,周国文拒绝了,他怕这样一来员工就知道了这个鸡舍里的秘密,影响了他的生财之道。那么,这批没人想要的鸡,周国文当初为什么会接手呢?他又是如何把这批没人想要的鸡变成了宝贝,在一年之内就实现了财富的爆发呢?

周国文再次把崇仁麻鸡卖进上海,就等于为养殖户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2007年,周国文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七百多万元,租下了900亩松树林。正是利用这900亩松树林,周国文把没人想要的崇仁麻鸡原种变成了赚钱的宝贝,实现了一年之内九千多万元的财富爆发。

  1995年,周国文已经在崇仁的麻鸡贩运行业小有名气了。当别人还在把麻鸡销售范围圈定在本省的时候,他已经第一个把麻鸡卖进了上海。上海市场的开辟,等于发掘出了一个巨大的金矿。在周国文的带领下,崇仁麻鸡开始疯狂地涌向上海,曾经一度占据了上海鸡市20%的交易量。

  养殖户饶禹邦:我们整个崇仁县每天发车都要发到十几车,大车子,都是大车子推。

  养殖户邹长谋:卖得好快。那几年养鸡,量也很大,卖也卖得好。

  养殖户徐兵宗:最高峰卖到30元钱一公斤。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江苏等地开始向上海销售快大鸡。快大鸡的价格只有麻鸡的一半,很快就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2000年,崇仁麻鸡被低价的快大鸡生生地挤出了上海,这让当初辛辛苦苦打下上海市场的周国文十分不甘心。

  周国文:那还会甘心?那么大的市场。不会甘心的。说实在的,不是我不甘心,就整个崇仁县的人,搞这个行业的,养鸡的,都有这种想法。这是一个大市场。

  周国文还在耿耿于怀的时候,快大鸡的风潮已经吹到了崇仁县。崇仁本地出现了麻鸡与隐性白快大鸡杂交出来的新品种——快大麻鸡。快大麻鸡的生长周期只要50天左右,相当于麻鸡的三分之一,个头却比麻鸡大出了许多。

  周国文:那个是原种的,它现在120多天了,只有这么大,只有两斤重左右。这个快大鸡,你看一下,它站在这里不动了,这个就是50天的。

  记者:但是比原种的大多了。

  周国文:比原种大概大半斤。就像大人带小孩一样的。

  快大麻鸡的价格低,但是因为它生长周期短,出栏速度快,原来养殖麻鸡的人纷纷改行养起了快大麻鸡。为了顺应市场,周国文也无奈地加入到了快大麻鸡的行列。

  周国文:如果要干,你就跟着市场走。当时就是这样,虽然你不服气,不甘心,也得去这样做,你要吃饭。

  这里曾经是崇仁县的国营麻鸡原种场。2002年,“麻鸡之乡”崇仁已经看不到正宗麻鸡了,遍地都是快大麻鸡的身影,就连原种场都倒闭了,剩下六百多只麻鸡原种谁都不想要。

  正好这时,周国文正式成立了公司,经营快大麻鸡的孵化和销售。于是,县畜牧局找到了周国文,希望他能接手原种,可是周国文一口就拒绝了。

  周国文:你说拿过来放在我这里,就放在我这里,到那个时候我保下来了,你要拿走就拿走,我不可能接受这个。

  畜牧局急了,崇仁县私人的麻鸡公司就这么一家,如果连周国文都不要这些原种,那就更没人想要了。

  县畜牧局副局长黄勃:周国文那里当时还是很规范,养殖环境比较好,养殖技术这块也比较好,也具备保种的实力。

  县畜牧局的领导反复地做周国文的工作。左思右想之后,周国文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他保种就要给他处理原种的权利,以后坚决不卖到外地。原种不外流,就等于掌握了麻鸡的来源,将来万一有一天麻鸡的市场复苏了,他就能抢占先机。

  周国文:如果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估计这个原种可能还会辉煌。

  带着对崇仁麻鸡再度辉煌的憧憬,周国文接下了这批没人想要的原种,可是他没料到,这一接手,倒霉的事情就接踵而至了,他被那批原种折腾得叫苦连连。

  麻鸡和快大麻鸡不一样,它们活泼好动,野性大,不但跑得比一般的鸡要快,而且能飞三米多高。它们生长周期长,一般要120天才能性成熟。为了保持它们的野性,120天之前通常白天都在外面放养。

  周国文在这之前搞的是快大麻鸡的孵化和销售,麻鸡的养殖还是头一回。当他把麻鸡白天放出去以后,他发现要把它们再抓回来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国文:你看一下那个鸡,它现在跑到树林里去了。

  记者:这一只咱们能抓得着吗?

  周国文:现在你抓得到,我可以送给你。

  记者:我抓到就送给我?

  周国文:对。

  要想抓到麻鸡,必须等到入夜它们进了鸡舍之后,可是有些野性难驯的还是会选择在林子里过夜,为了找到它们,周国文练就了一个本事,只要看看地上的鸡粪,就知道有没有鸡在树上过夜了。

  周国文:你看鸡粪还是很新鲜的鸡粪,这个晚上还是有鸡在树上。

  记者:不怕冷?

  周国文:它有一个习惯,站在这棵树上就不会站那棵树,它认识这棵树。

  麻鸡一旦认准一棵树,就会天天在上面过夜,就算下雨下雪也不会进鸡舍了,要想让它们挪地方,除非把它们杀了或者卖到很远的地方去。

  周国文:好像就是人一样,你是哪个房子就到哪个房子,哪个房子是你的。它就认这棵树是它的,它就站到这棵树上。

  一辈子就认一棵树,麻鸡的这个特点可难坏了周国文。为了保证这批原种没有闪失,周国文绝对不能放任它们在外面过夜。可是要抓到它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抓了一次就天天得抓。为了照顾好这批没人想要的麻鸡原种,周国文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折腾得不行。

  可是倒霉的日子才刚刚开始。2003年和2004年,非典和禽流感就像约好了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周国文公司的快大麻鸡大部分被埋掉,鸡蛋也不敢孵化,都臭在角落里。别的养殖户还能停产关门,可周国文却想停都不能停。

  养殖户廖文明:他规模大,规模大亏得多。他要启动一下,他里面必须还要保种,你不能把这些鸡全部杀掉。

  原种杀又杀不得,吃也吃不得,不但在灾难中一只未死,还发展到了三千多只,天天在鸡舍里嗷嗷待哺。

  本来就亏损,还要给原种买吃的,周国文欠下了高达40万元的债务。那段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全家最常吃的就是鸡蛋和剩下的快大麻鸡。

  周国文女儿周美兰:我们就天天吃鸡,什么也不吃。

  周国文儿子周云经:吃那么长时间,也觉得很烦,没办法。

  周国文:看到那个蛋都怕。

周国文再次把崇仁麻鸡卖进上海,就等于为养殖户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2007年,周国文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七百多万元,租下了900亩松树林。正是利用这900亩松树林,周国文把没人想要的崇仁麻鸡原种变成了赚钱的宝贝,实现了一年之内九千多万元的财富爆发。

  周国文的儿子和女儿本来在公司工作,他们忍受不了守着没有希望的原种过日子,都出去打工了。一个人留守公司的周国文心里越想越不痛快,他后悔自己当初怎么那么傻,就接下了这批没人想要的鸡呢。

  周国文:就我老婆也跟我讲,你还买饲料干吗,这些钱留着吃饭。

  养殖户黄敏芝:我看到他好痛心,将心比心,如果亏了那么多钱,如果一般没本事的人,倒下去就抬不起头。

  养殖户廖文明:本身禽流感亏得那么一塌糊涂,你还有必要做下去吗?

  周国文已经无路可走,在他准备把原种送还政府,关掉公司去上海打工的时候,当时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找上了门。

  周国文:他进来的时候,我还是闭着眼睛在那里,他就叫我一句,叫我一句我就看一下,我也没吭声。

  爱理不理的周国文做梦都没想到,副县长竟然当场把他拉到了崇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亲自为他协调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听到这个消息,周国文的状态立马就变了。

  周国文:那还会一样?整个人都变了,我自己都感觉到自己变了,好像什么劲都出来了。当时去的时候一点力气都没有,一听说同意把钱借给我,一下子人的精力不知道哪里来的。

  崇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李群:最主要还是考虑他法人的,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因为他这个产业做下去以后,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就是我们一种预测,这也是对他充分的一种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界定,用这种特例的方式。

  周国文第三天就拿到了这笔贷款,正是这50万元成就了他的东山再起。2005年7月,禽流感刚刚过去,别的鸡苗孵化场还没从重创中清醒过来,此时的周国文利用贷款得来的50万元,在崇仁县第一个恢复了快大麻鸡鸡苗的孵化,抢占了市场的先机。

  2007年,周国文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七百多万元,不但还清了所有的贷款,还出人意料地租下了900亩松树林。正是利用这900亩松树林,周国文把没人想要的麻鸡原种变成了赚钱的宝贝,实现了一年之内九千多万元的财富爆发。

  其实从禽流感中恢复过来以后,周国文就一直在关注上海鸡市的动向。从2007年起,周国文每年都要亲自去上海一两次,打听有没有土鸡上市,价格怎么样。2010年,他得到一个消息,上海市场的土鸡批发价卖到了10元钱一斤,这让他兴奋不已。

  周国文:这个机会应该来了,应该有点希望了。它那个鸡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有人买,我当时就认为,我这个原种鸡肯定能到市场上来。

  周国文判断再次打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到了,没人想要的原种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他决定马上进行原种的扩繁,搞麻鸡的规模化养殖。为了增强麻鸡的野性,周国文在每个鸡舍的墙角都挖了一个洞,方便麻鸡随时去树林里活动。周国文之前租下900亩松树林就是为了养麻鸡做准备,此时的松树林成了麻鸡的乐园。

  周国文:天气热的话,树上就像燕子一样的,像鸟一样的。

  记者:全蹲在树上?

  周国文:对。本来这个树枝是这样的,被它压下来了,起码要站三只鸡,像这样的。

  2010年底,周国文把麻鸡扩繁到了四万多只。他决定先在本地市场试试消费者能不能接受。他找来了崇仁的几个鸡贩子,让他们把麻鸡拿到乡下去卖,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卖出了八千多只。

  经销商邹寿才:他当时是给我9元,我卖11元、12元,就这样卖。

  本地人接受了麻鸡的价格,周国文更加确定麻鸡能被上海市场接受了。想到那些没人想要的原种在他手上发展壮大,现在竟然要重新辉煌了,周国文激动万分,他决定马上就带着麻鸡去闯一闯上海市场。只是周国文没料到,离开十年,想要重返上海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2011年3月15日,周国文带着三千多只麻鸡踏上了征服上海的路程。从江西崇仁到上海有八百多公里,车程大概十一个小时。尽管十分辛苦,可是56岁的周国文坚持要自己去,他要亲眼见证崇仁麻鸡重返上海滩的那一刻。

  麻鸡终于运到了上海的时候,周国文松了一口气。他觉得麻鸡一出现在市场,肯定能卖得风生水起。他定了一个全市场的最高价——28元每公斤,可是情况出乎了他的意料,一个晚上过去才卖了20只。

  周国文:定价28元每公斤,我还认为偏低一点,当时还是这样定的价格。因为这个鸡在这个市场是最好的鸡,没有其它的鸡比这个鸡漂亮,比这个鸡养的时间长。

  周国文虽然忿忿不平,但是第二晚他还是改变了策略,狠下心来一下子把价格下调了4元,卖24元每公斤。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二晚的销售量是第一晚的30倍,卖出了六百多只。

  周国文:24元每公斤卖给他们,他们到那个市场,人家就看到那个鸡比较漂亮,这个是崇仁麻鸡。又返回市场来了,又返回上海来了,把这个市场,等于做广告一样的。

  正宗的崇仁麻鸡只卖24元每公斤,消息在批发市场传开了。可是到了第三晚,周国文又把价格回调到了26元每公斤/。接着第四晚、第五晚还是维持同样的价格。一直在观望的小贩们知道价格不会再有波动,全都出手了,第八晚,三千多只麻鸡卖了个精光。

  经销商:价钱稍微贵一点,但是味道很好的。

  经销商:好吃,好卖,一天卖几百个。

  经销商:我天天在这里拿货。

  公司销售员周红红:我们的价格实在跌不下来,他们还是一样要拿的,因为我们这个货的确是好,他们卖也好卖。

  等待了八年的时间,周国文终于成功地把麻鸡再次卖进了上海市场,本来应该高兴的他却发起愁来。有人提出想开麻鸡专卖店,让他大量供货,可是麻鸡原种在崇仁都没人想要,整个县就他一个人在养麻鸡,怎么供得上呢?

  让周国文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很多养殖快大麻鸡的人主动找上了他,要求改养麻鸡。

  养殖户黄敏芝:真的,我好盼望养这个原种鸡,因为养原种鸡,人家赚多少钱,我这个赚一元钱,他赚五元钱,气死人。

  养殖户邹长谋:我们都去找他了。

  记者:为什么要找他?

  养殖户邹长谋:快大麻鸡不行,不就要找他了?

  原来,随着快大麻鸡鸡种的变化,生长周期越来越短,肉质也越来越差,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快大麻鸡在市场变得不受欢迎,养殖户们也抱怨连连。

  养殖户黄敏芝:这个死亡率好高,这个鸡没有养好,参差不齐,鸡苗坏了,就像一个人娶老婆一样,娶坏老婆断送一生一世,知道吗?

  周国文再次把崇仁麻鸡卖进上海,就等于为养殖户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他跟养殖户们签订了协议,麻鸡的鸡苗他负责供应,出栏之后他负责回收然后销往上海。很快,他领导的麻鸡合作社50%的社员开始跟他合作养殖正宗麻鸡。2011年,周国文在上海销售崇仁麻鸡300万羽,加上鸡苗和深加工产品,公司销售额达到了1.3亿元。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政府县长程新飞:我们确定了一个麻鸡原种的推进过程,就是要确保在2015年,我们全县的麻鸡原种养殖面要达到100%。

  编导:段知

  摄像:程诗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