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养殖存在的误区


在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其生活习性、品种来源、不良环境设置、合理的饵料搭配、疾病防治、产量的科学预测等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降低进入养殖误区的概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淡水小龙虾的“养殖热”逐年升温,可谓一波接一波。很多水产养殖户投入了小龙虾养殖,但很多养殖户并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从而忽略了龙虾苗种放养、水质环境、饵料投喂、疾病防控等的正常管理。最终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通过采访和调查,笔者认为淡水小龙虾养殖中主要存在六大误区:

一、对小龙虾生活习性认识不足

从第一年秋季(9-10月)开始,性成熟的小龙虾开始交配、打洞、抱种。虾苗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附着在母体腹部,在第二年春季(2-3月)虾苗长到2-3厘米以上时,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经过2 ~ 3个多月的生长,就是一个有卵的虾了。所以小龙虾苗和种的科学放流时间是春秋两季。春季可在3月底4月初放虾入池,秋季要在9月底10月初放虾入池。经过自我休息和适应,它们就可以在池塘里自然繁殖了,不仅可以为自己的池塘提供种苗,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因为小龙虾有挖洞逃跑的习性,所以小龙虾养殖池要用网、木桩、厚塑料皮或其他块料搭建,防止逃跑。小龙虾一般挖洞在30 ~ 40厘米,有的在1米左右,所以池塘田埂宽度最好在3米以上,防止小龙虾逃跑。

二、关于淡水小龙虾的品种问题

目前淡水小龙虾的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20世纪初从美国引进后不久由日本传入中国南京,现已遍布20多个省市,成为中国淡水小龙虾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区养殖的小龙虾都是同一品种,还有一种“杂交”小龙虾品种,是水产专业部门的研究对象,基本处于试验阶段,技术水平有待成熟和提高。人工驯化苗和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由于目前人工繁殖种苗成本高,沟渠、池塘、江河湖泊野生种苗产量大,该技术品种难以大规模推广。当然,人工培育苗的成活率很高,可以达到85%左右,而野生苗只能达到70%左右。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限制。总的来说,塘口养殖小龙虾苗种的选择和放流只是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更重要的是日常文化中采用了哪些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果管理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文化就有很大概率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三、对淡水小龙虾的产量过于理想化

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与虾苗的放流、水环境的控制、饲料中肉菜的搭配、日常科学制度的管理、常见病的及时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选择4、5月份放养规格为每亩130-150条/斤的虾50-70斤左右。经过70天左右的快速生长,6月份就可以开始卖大虾养小虾的方法,一直到10月底。总的来说,每亩塘口可捕小龙虾150-180斤,一般规格根据养殖水平一般为20-30条/斤。如果养殖技术和池塘条件好,可以稍微增加虾苗的数量,亩产量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至于那些不现实的人

通常情况下,小龙虾对养殖水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又黑又臭的水中,水质并不重要。然而事实是,生活在脏水里的小龙虾又脏又黑,壳硬头小,让人很难产生食欲。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淡水、丰富的水生植物、高溶解氧、无污染是养小龙虾的关键。缺少水生植物的水体,一是溶解氧不足,二是小龙虾脱壳时没有良好的避风区域。它们会受到同类或其他食肉水生动物的攻击,从而产生动物应急反应。很多小龙虾会生长缓慢,“老头虾”的情况会很明显。

四、养殖水体坏境控制不够

在小龙虾的集约化养殖中,需要增加饵料的投喂强度,可以减少小龙虾因缺少饵料而自相残杀,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在饲料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粗精料和肉类的科学合理搭配,采取肉-菜-肉的方式,即前期动物饲料占70%,后期植物饲料占7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投放家禽内脏、蜗牛肉等动物饲料。在日常动物饲料中不变质,植物饲料主要有玉米、豆饼、南瓜、伊乐藻等。饵料投喂量要根据适时的气温、阴晴变化、小龙虾的活跃度、食欲和池塘现有的存储量及时调整。一般投喂比例为池塘虾总重量的3% ~ 5%,投喂后2 ~ 3小时食用为宜。要密切观察,防止残留饵料污染池水。

五、饵料投喂不到位

小龙虾由于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生病,人工集约的时候很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引发疾病。比如前几年,盱眙县沿淮乡的小龙虾养殖池出现近千亩白斑病,很多养殖户最后只剩下一池空水。原因是小龙虾养殖一定要做好疾病防治。一、一开始就做好池塘的清洁消毒工作,在整个池塘里每亩撒80 ~ 160公斤生石灰,彻底杀死各种敌人和病原微生物。其次,在5月至9月的养殖过程中,每隔10至15天在池内各处喷洒生石灰或氯制剂,可有效杀灭多种病原体。再次,在7、8月份气温较高时,要将水位抬高到1.2米左右,以降低养殖水体的环境温度,使小龙虾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第四,养殖中后期,池塘中积累的过量有机物因缺氧不能充分氧化分解,厌氧分解代替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导致小龙虾慢性中毒和大量病原体,导致小龙虾患病或死亡。此时应利用生物制剂和EM菌调节水质,改善底泥,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做好塘口的日常巡查工作。当小龙虾出现异常现象时,要迅速调查诊断,查明是水环境的问题还是虾体有病,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将死虾移出水池掩埋,杜绝疾病再次传播。

标签:
  • 小龙虾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虾苗的选择:在当地购买优良的虾苗,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防风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养殖澳洲龙虾时,水温要保持在24-42度之间,溶解氧
    如何养龙虾
    如何养龙虾
    1.池塘条件:保证水质透明清澈,水深1m左右。2.施基肥:每亩施
    小龙虾怎么养
    小龙虾怎么养
    建设地点:养殖小龙虾时,选择水资源丰富的池塘建设养殖场地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的敌人包括甲虫、水螅、蜈蚣和小龙虾。甲虫可以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在自然环境中,龙虾一般在生长6-12个月后达到性成熟。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