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小龙虾的“魔鬼七月”只有几天了,这是小龙虾防治的关键时期。经过往年的魔鬼七月,今年很多养殖户的防病意识有所提高,但部分养殖户的防病方法不到位,很多养殖户是第一次养,忽视了防病的重要性。有的养殖户等到发现大量死虾,就来不及了!所以,在小龙虾还没有进入发病高峰期的时候,这篇文章只是用来提醒养殖户做好发病前期的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此期间,养殖户纷纷打来电话,反映他们的虾池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结如下:
1.发现笼子里有死虾或生命力差的小龙虾。
2.发现虾有黑腮和烂腮。
3.发现虾尾有气泡或溃烂。
4.发现了白虾肝的现象。
5.发现了虾空肠或食物坏掉的现象。
6.发现虾有外壳溃烂现象。
7.发现了虾断须断脚的现象。
8.发现了虾趴在草地上的现象。
9.在水池里发现少量死虾。
10.发现虾身上有泥膜或纤毛。
11.发现水质长期浑浊,水质发黑。
12.发现虾池密度过高。
如果在此期间虾池中发现上述现象,则不可忽视。小龙虾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这些现象可能是发病的前兆,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爆发。
现在很多农民都知道预防疾病,但是有些农民的预防方法不正确。一些农民实际上使用石灰和二氧化氯进行预防。有些养殖户只关注虾池的水质,而不关注虾本身的体质。有的养殖户是为了方便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有的则没有意见。今天这个技师来用这个药,明天那个技师又来用那个药,频繁而复杂。因此,为了避免因农民预防不当而导致疾病暴发,我给出以下预防程序供农民参考:
1.滋水(迪康1号定期改造,滋水排毒,肥爽1号肥水)。
2.促进蜕皮(定期促进硬壳宝生长补钙)。
3.保养肝胆肠(定时口服水、黄金、康美126)。
4.杀菌消毒(优溥仪杀灭细菌一次,菌美6号杀灭弧菌一次)。
5.降低小龙虾的密度(抓大留小)。
以上预防过程可以从虾池水质、小龙虾体质、杀菌消毒、降低密度四个方面大大降低发病率。希望养殖户结合自己虾池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把握好关键期,顺利度过“魔鬼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