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龙虾养殖的9个注意事项


澳洲小龙虾文化的注意点不仅仅只有9个,以下9个才是重点。只要掌握了这几点,就没有问题,新手也有一定的基础。

1.彻底清理池塘,杀死所有野生鱼类和小龙虾。

2.在池塘周围埋一张逃生网,防止青蛙、老鼠和蛇进入,防止澳大利亚淡水龙虾逃脱。

3.尽可能多的废旧轮胎、瓷砖、竹筒等。应作为隐藏物放置,水葫芦、水葫芦、扁担草等水生植物应占养殖水面的1/3以上。

4.进水口要用60目布过滤。

5.清明节前后要放苗。一是育苗要在塑料大棚里加温,5月底到6月初可以分池放苗。

6.选苗时,应选购知名正规厂家生产的虾苗,生命力好,规格整齐,平均每条体长2.0 cm ~ 2.5 cm。

7.养殖水位应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深约1.5米,每隔10-15天喷洒20ppm生石灰水,或用溴碘制剂消毒,保持水色“清凉”。

8.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常规虾蟹。如果有新鲜的蜗牛,可以碾碎清洗后再喂食。一天喂它们两次。同时设置饲料台,观察了解澳洲淡水龙虾的投喂情况和剩余饵料,随时增减投喂量。

9.到10月底,就可以抓大的,留下小的开始钓鱼上市。当水温降至16时,可以将小规格的澳洲淡水龙虾收集起来放入塑料大棚中继续饲养,元旦前后可以卖个好价钱。

澳洲淡水小龙虾的繁育技术有哪些?

一、亲虾的选择

1.亲虾要求选择生命力强、附肢完整、体光滑、无附着物、无疾病(如烂尾、破壳)的成虾作为亲虾。为了获得较高的繁殖力,需要选择体长在9cm以上、成熟性好、产卵能力高的小龙虾,还要根据规格大小进行分组,选择匹配的雄性。

2.雌雄鉴别同龄红小龙虾的雄性比雌性大,雄性成虾的两爪前端外侧有一层鲜红色的软膜状斑块,从外观上很容易与雌性区分。

3.性比在自然繁殖条件下,性比与罗氏沼虾相似,但雌性需要稍多一些。繁殖过程中,男女比例为2:1。

第二,父母入池

1、水泥池的基本情况

共有7个5m10m的水泥池,依次排列成1-7#池,池高均为1.5m。池塘底部放置30cm长的PVC管,通过鼓风机对虾池进行持续曝气。温室的屋顶覆盖着遮阳网,以避免阳光直射。

2.亲虾捕捞和池塘作业

亲虾在外塘用网箱捕捞,分公母,装入泡沫箱,运到西顺河基地的大棚。入池前倒VC,入池前调节温差。

3、亲虾放养密度和入池时间

因为虾是用笼子从外池抓回来的,每次的捕获量都不一样,所以每个越冬池的放养量也不一样。被捕捞的雄虾和雌虾暂时分开饲养,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三、进入越冬棚后的运行管理

1.温度

越冬池水深50厘米。2015年10月17日以后,养殖虾陆续进入大棚。温室内温度随前期自然温度由25逐渐降至17。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小虾不吃食物,活动能力差,腹部四肢容易脱落(特别是夹脚的时候),然后慢慢死亡。

考虑到虾在低温下不吃食物,出现大量死亡,2015年11月7日对大棚进行了加热,到2015年11月14日

越冬过程中,2#和3#池塘先投放虾苗,池塘投放1/5左右的水花生,养殖用水为未经处理的鱼塘水。在栽培过程中,发现空心莲子草叶片容易脱落,腐烂后影响水质,所以三天换一次水。由于前期水质较差,水温低于20达15天,2#和3#池塘最终存活的虾不足20%,40天后并入6#池塘。因此,表中没有2#和3#池40-60d的统计数据。2015年11月4日后,所有池塘改为地下水,温度升高后养虾损失逐渐减少。详情见表2。

越冬期间的损失和相应的水温。

注:越冬过程中,前一个月水温变化较大,故每5天记录一次,次月水温和虾损相对稳定,故每10天记录一次。

四、亲虾的日常管理

1.水温控制

小龙虾进入水泥池越冬后,每天记录池水温度,做好相关记录。温度降低后,锅炉会对池水进行加热,使水温保持在22。罐内持续充氧,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

2.水质调节

将虾池的水的pH值控制在8.0-8.2,酸性水质不利于虾的蜕皮和生长,会增加蜕皮死亡率或延长蜕皮时间,影响生长速度。在越冬过程中,应每隔一周浇一次石灰,以保持pH值稳定。氨氮不大于0.2ppm,亚硝酸盐不大于0.05ppm,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当水质恶化时,可喷洒生物转水剂,与腐植酸钠配合使用,调节水质。

3.饲养

红龙虾是一种杂食动物。为维持其营养平衡,间歇投喂小鱼等动物饵料和玉米、大豆(熟)、蔬菜、瓜果等植物饵料。一般动植物饵料的比例是1:1。早晚各喂一次,喂量一般为亲虾体重的4%-5%,视虾的具体喂食情况而定。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

五、交配和产卵

1.交配

3月中旬冬季结束后,水温升至24以上,此时母虾开始大量抱卵。由于冬季温度保持在22,一些母虾已经在冬季产卵。这个时候,我不喜欢活动。我喜欢钻到PVC管里,用肉眼观察鸡蛋的颜色,把颜色相近的鸡蛋搬进保温箱,每个保温箱放3个鸡蛋。无卵雌虾可按3:1的比例与雄虾在越冬池中暂养,也可直接放入保温箱(2只雌虾和1只雄虾)在保温箱中交配。每隔10天左右检查一次,待雌虾抱卵后,再将雄虾从孵化器中取出。

2.产卵

红小龙虾的产卵量一般为每尾200-800只。影响产卵量的因素很多,但一般来说,雌虾越大,产卵量越多。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地区,一年可产3-5次。而在苏北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水泥池暂养会影响其生产性能,生产上一般以前两次产卵为主,这两次产卵数量多,卵的受精率高。

3.孵化

根据文献记载,水温在29左右时,孵化时间约为31天,水温在24左右时,孵化时间约为45天。本次孵化,水温控制在26左右,孵化时间约为42天。温度过低会影响孵化进度。前期温度低的话可以加热锅炉,但是要注意温度高的话水质会很快变差。

六、带卵虾的日常管理

1.喂食诱饵

雌红螯虾抱卵后活动量和食量下降。孵化器里的孵卵虾是马

对于保温箱来说,需要每天观察是否有虾苗离开母体。如果有虾苗孵化出来,会随着水流从排水口放出。因为放流的虾苗只有0.8厘米左右,如果直接放入外池养殖,成活率低。

因此,应放入幼虾培养池进行标准厚度培养。经过2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2.4-3cm,可供养殖户用于养殖生产。

1.幼虾标准粗池的制备

室内育苗池7个,容积50m2,水深30-50cm。孵化器4个,直径1.9m,水深30cm。用高锰酸钾对育苗池进行水消毒,浸泡3-4小时,然后将水排出。育苗池配有气泵和锅炉加热装置,育苗用水为井水。育苗池内每隔1-2放置一个充气石,24小时持续向池内添加氧气。

2.设置隐藏对象

红蟹喜弱光,用遮阳网覆盖屋顶,在池塘底部和水面放置隐藏物,占底部和水面的1/4-1/3,以增加虾苗的有效栖息面积。我们在池底用pvc扣板搭起了一个坑坑洼洼的避难所。此外,我们还在水池中放置了一张暴露在水中的网,供虾附着和栖息。

八、标准粗池不同控制组设置

1.密度对比

在育苗过程中,我们将不同密度(分别为600、900、1200和1500)的虾苗放入4个直径为1.9米的玻璃缸筒中,玻璃缸筒采用流水培养方式,水温控制在24-26。用幼虾喂养开口材料,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每隔十天测量虾的规格并估计虾的数量。不同密度下的育苗详见表3。

表3不同密度下的育苗

注:由于1200尾/桶和1500尾/桶群体密度较高,30天后去除了部分虾苗,因此第40天无测量数据。

从培育结果来看,孵化出的虾苗全长为0.8cm/尾,饲养30天左右,平均虾苗达到2cm/尾。此时存活率可达60%以上,当它们被饲养40天时,存活率下降到40%左右。当虾苗大小超过2cm/尾时,成活率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当虾苗长到2cm/尾左右时,虾苗的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增强,在高密度下可观察到相互相残,应及时降低密度。

2.温度比较

在育苗过程中,靠近温室出口的1#池温度较低,为19-22,而靠近温室中部的2#池和3#池温度较高,分别为22-25和25-28。在养殖过程中,每十天测量一次虾的规格,估算虾的数量。不同温度下的育苗详见表4。

表4不同温度下的幼苗培养

注:每个育苗池的容积为50平方米。第40天没有收集数据,因为1#池在培养35天时发病(暂时无法确定发病原因)。

从不同温度下培养的结果来看,长时间低于22会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虾苗的培养温度应保持在22以上。有条件的话,温度控制在25-28比较好。

3.饵料的比较

苗期在四个直径为1.9m的玻璃钢桶中进行对比试验,四个桶分别饲喂虾配合饲料、丰年鸡蛋、鱼糜和混合饲料(即间隔饲喂虾配合饲料、丰年鸡蛋和鱼糜)。每个玻璃钢桶的原始数量是600个,和密度测试差不多。虾在微流水中养殖,温度控制在24-26,每隔五天测量虾规格并估算虾数,测试时间为20天。具体测量数据见表5。

表5不同饲料的鱼苗培育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诱饵有l

九、虾类日常管理

虾苗培育期间,每三天监测一次水质变化。如果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撒腐植酸钠调节。平时定期喷洒补钙产品和活菌调水剂(5天左右一次)。检查投饵平台,看虾苗投饵情况,确定投饵量。

虾苗养殖过程中,投入量较小,不会对池底产生大量的累积污染。虾苗达到1.5cm/尾后,如果池底有积累的污染,可以进行抽吸处理。

X.摘要

我们的越冬亲虾自2015年10月进入大棚后,由于前期温度和管理经验不足,死亡严重,2016年2月才稳定下来。此时只剩下650只母虾。这些母虾在3月份开始抱卵,逐渐产出幼虾。到8月初,已产出两批卵,共18.6万尾幼虾,平均每只母虾约143尾幼虾。纵观整个冬季,澳洲淡水小龙虾保种和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加强亲虾的培育,加强营养,提供多样性的饵料,保证温度的相对稳定,做好水质管理。根据水色、透明度和天气情况加水、排水,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3池水,保证水质良好。

营养物质是亲虾性腺发育的基础。除了在池塘中投放少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外,前期一般都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虾蟹颗粒饲料。有条件的,特别是在高温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多投喂小鱼、蚯蚓、贝类等动物饵料,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残留物必须定期吸出,以避免水质恶化。在越冬过程中可以定时补氧,在高温精养过程中必须持续补氧。集约化养殖加热时,温度控制在28-30。

其次,交配的亲虾一定要及时分开,然后分开喂养。雌虾需要一个相对安静黑暗的繁殖环境,这样可以提高产卵量和幼虾成活率。

最后一点,幼虾从母体出来后,一定要做好幼虾的开腔和水质管理。幼虾开口饵料可以是鱼糜、虾开口料,也可以将一些水果、蔬菜捣成浆状投喂。饵料选择的原则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虾苗粗期要持续充氧,使溶解氧在5mg/L以上,并要经常换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微流水,保证水质新鲜,含氧量丰富。

标签:
  • 小龙虾养殖经验
  •  
  • 小龙虾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虾苗的选择:在当地购买优良的虾苗,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防风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养殖澳洲龙虾时,水温要保持在24-42度之间,溶解氧
    如何养龙虾
    如何养龙虾
    1.池塘条件:保证水质透明清澈,水深1m左右。2.施基肥:每亩施
    小龙虾怎么养
    小龙虾怎么养
    建设地点:养殖小龙虾时,选择水资源丰富的池塘建设养殖场地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的敌人包括甲虫、水螅、蜈蚣和小龙虾。甲虫可以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在自然环境中,龙虾一般在生长6-12个月后达到性成熟。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