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在人工养殖下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及时防控可以减少一些损失。但是有些疾病,比如小龙虾的白斑病,让养殖户避三舍。只要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传染性和死亡率极高,龙虾就会在几天内大量死亡,损失惨重。今天娟姐就来分析一下白斑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农民。
其实大部分的龙虾幼体都带有白斑病毒,早期是很低的,而且水环境好,密度适宜,虾的健康状况也很好。但随着养殖环境的长时间、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采食量的增加、营养的不完全,龙虾本身的抵抗力下降,虾体内的病毒会大量繁殖,水中的病毒病原体和病原体数量会迅速增加。死虾会被活虾吃掉,病毒会传染给健康状况良好的龙虾,从而发生白斑病。
小龙虾的特点是活动减少,游动缓慢,多分布在池塘附近,摄食量减少,解剖部位有积水,胃肠道空空如也,用手容易剥去壳壳,肝脏和胰腺颜色发白。最明显的特征是病虾壳表面有圆形的黄白色斑点,证明是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所致。
目前,对这种病毒性疾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小龙虾的死亡,让它慢慢恢复,把养殖的损失降到最低。
预防和控制方法
1.为改善水质,碘制剂用于池塘消毒是最理想的,且安全性高。
2.投喂全价饲料,添加抗病毒中药和免疫促进剂(杜仲叶提取的胆汁酸),提高小龙虾的体质和免疫力,帮助龙虾肝脏排毒,减少毒虾入侵。
3.喷洒或饲喂微生态制剂,保证水质的稳定和微生物的平衡。
4.钓鱼时避免过度干扰小龙虾,以免受到惊吓而导致应激死亡。
无害化处理模式
尽早将死虾捞出,防止小龙虾误食死虾。池塘里的水要全部抽出来换水,死虾远离养殖池塘后要深埋,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白斑病是小龙虾养殖中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最高的病毒病。养殖户一定要切记不可大意,在养殖过程中密切关注龙虾的动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改变文化观念是成功文化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