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适合池塘初养和混养,但不适合网箱养殖。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鲶鱼苗种供应较为紧缺。为此,我站开展了鲶鱼人工诱导孵化技术的试验。
一、鲶鱼产卵池的要求
选择充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无人走动、无噪音干扰的地方建产卵池。在水池一角设置进水口,在水池底部埋一根直径7厘米的塑料管,作为斜角的排水管。
本实验采用易于充排水的叉尾鱼苗临时繁殖池作为产卵池。尺寸为5.0米4.5米0.6米。池底无淤泥。充满45厘米的水。水源为青石滩水库水。
水泥池的2/3~3/4用黑色遮光布覆盖,营造黑暗的产卵环境。
二、鲶鱼鱼巢设置方法
鲶鱼卵呈绿色,为浮卵。吸水后直接悬浮在产卵池水体中。无需另设鱼窝。
为了便于收集鱼卵,本次实验在池内悬挂了两个尺寸为1.5米4.0米0.5米的尼龙网箱和40目软尼龙网箱作为产卵池。笼子上覆盖着防逃网。
引产前一天,将池、笼用生石灰溶液浸泡消毒,洗净备用。
三、鲶鱼亲鱼的选择
5月下旬,水温升至22~24时,亲鱼产卵,个体腺体成熟,体形好,体色鲜艳,有米色或蓝灰色花纹,体质强健,无伤病将被选中。
一般雌鱼体型较大,腹部增大,柔软而富有弹性,头和口裂较雄鱼粗短。雄鱼体型较小,腹部无明显增大。成熟时,挤压时有少量淡乳白色精液从腹部流出,入水后立即散开。
本次实验选取亲鱼30公斤。由于雄鱼体型较小,按雄鱼比1:1.5进行分组引产,其中雌鱼31条。
四、注射催产剂催产
每公斤雌鱼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a2(1hrh-a2)5微克+马来酸二恶英(dom)4毫克+垂体替代物(pg)5微克,雄鱼剂量减半。
注射催产素后,将两组亲鱼分别放入两个备用笼内,同时进行冲洗刺激。当水温22.5时,10.5小时后开始发情产卵。
产卵时,雄鱼追逐雌鱼。当雌鱼静止时,雄鱼从雌鱼的背部侧身,缠绕在雌鱼胸鳍以下的区域,收缩并挤压雌鱼的腹部,迫使雌鱼产生腹压而排卵。同时射精,雌鱼拍动尾巴产生水流,将排出的卵分散在水中。吸水后卵直径为2.5微米,整个产卵过程持续5小时。
此次引产雌鱼31尾,排空30尾,引产率达96.7%。共获得鱼卵46.2万枚,其中受精卵41.2万枚,受精率为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