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葫芦“矮厚瓜”的形成与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有关。因为温室内气温和地温低,光照弱,通风透光差,叶片光合效率低,养分积累少。此外,西葫芦根系功能下降,阻碍了肥料和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导致西葫芦花芽分化不良。
2.西葫芦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药浓度过高、花药时间过早,容易导致瓜条发育异常;多留瓜,但不疏,导致瓜条营养不足,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容易出现“矮瓜粗”;又大又肥的水伤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芦地上部肥水供应不足,也容易使瓜条变形。
因此,菜农应根据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种植前用20立方米左右的农家肥(鸡粪、鸭粪)和150公斤左右的三元复合肥作基肥,具有长效加速作用,满足西葫芦全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种植时喷施植物电子肥能发挥肥效,协调植物生长,培育壮苗壮树,为西葫芦花芽分化奠定营养基础。
2.在早春阶段,要特别注意花药的浓度不能太大。喷施壮瓜地灵可使瓜蒂变粗,加强营养物质的定向输送,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形美观,汁液鲜美;生长周期不掉花,不掉瓜,不裂瓜,不畸形瓜。
3.西葫芦坐瓜后,一方面要注意棚室的保温和荣耀。白天温度保持在20-22,晚上保持在12-14。及时擦拭棚膜,通过摘叶、挂藤等方式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另一方面,每亩追施6-8公斤促果攻果型(20-10-30)芳香肥,叶面喷施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混1500倍聚凝胺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