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的取食习性


蝎子的取食习性 雌蝎繁殖仔蝎数量的多少关系到今后养蝎效益的大小,所以雌蝎与雄蝎的交配以及孕蝎产仔期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 5 ~ 6 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 8 月份前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时,必经立即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 3 : 1 ,即“ 3 雌 1 雄”。
( 1 )性成熟 蝎子的性发育与个体生长发育是同步进行的,当个体生长及行为发育基本完成时,性发育也就成熟了。蝎子性成熟的标志是交配行为的发生。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蝎完成性发育约需 26 个月左右,即 6 龄后期性发育便成熟,至 7 龄已是性成熟蝎。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提前 2 个月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营养及管理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冬眠被打破,大大加快了蝎体发育的进程,所以性发育及繁殖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一般仅需 10 ~ 12 个月,即可性成熟。
( 2 )交配 自然条件下,雌蝎每年一般有两次交配期,产前交配多在 5 ~ 6 月,至 7 ~ 8 月产仔;产后交配在 8 ~ 9 月间,即约在母蝎产仔后 15 天,当初生幼蝎第 1 次蜕皮脱离母体自行活动后,母蝎就会发情,进入第 2 个交配期。雄蝎每年也仅有两次交配期,一只雄蝎每次一般只能与 1 ~ 2 只雌蝎交配,健壮的雄蝎有时可交配 3 只雌蝎。之后,雄蝎要待 3 ~ 4 个月后,才能再同雌蝎交配。而在人工养殖、特别是无休眠期养殖条件下,雌、雄蝎的交配期和交配次数都会有所变化。
蝎子的交配多在晚间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交配活动的适宜温度在 22 ~ 34 ℃ 之间。交配前雌蝎自体内释放出性诱激素,招引雄蝎;性成熟的雄蝎随时都有发情现象,表现为极度不安,将后腹部翘起,来回摆动并追逐雌蝎。之后,雄蝎用触肢的钳指紧紧钳住雌蝎的钳指,将雌蝎不断拖来拖去,转圈爬走,形同跳舞。交配时雄、雌蝎尾部同时上翘,并不停地摆动(图 9 )。雄蝎腹下的两片栉板不断地摆动,探索着地面的情况,当探寻到平坦的石片或坚硬的地面时,便停下来(这段时间较长,一般约需 15 分钟左右)。随后雄蝎全身抖动,将雌蝎拉得更紧,头与头相接触,并翘起第 1 对步足,两足有节奏地交替着抚摩雌蝎的生殖厣及其前区部位。紧接着雄蝎尾部作剧烈上下甩动,随后将生殖厣打开,腹部抖动着接近地面,自生殖厣中产出精荚并牢固着于地面上(图 10 ,上);然后雄蝎抖动着后退,并慢慢抬起前腹部,随之将精荚全部抽出,倾斜固着于地面,与地面约成 70 角(图 10 ,中);与此同时,雌蝎的生殖庵也已打开,雄蝎将雌蝎向前拉,当前移的雌蝎生殖厣触及精荚瓣的尖端时,精英的上半部便刺人生殖腔内(图 10 ,下),精荚瓣破裂,逸出精液,进人雌蝎生殖系统的纳精囊中,即完成交配过程。
交配完成后,雌蝎后退,挣脱雄蝎,未进人生殖腔的精荚抽出,遗落于地面,但也有精荚全部进人生殖腔而不复出者。有的在交配时,雄蝎虽排精荚,但不能完成受精,这时的精荚多直立于地面,如用镊子轻轻一夹精荚基部,便有乳白色精液自精荚瓣溢出。雌蝎经一次交配后,接受的精子可在体内长期贮存并存活,因此可连续产仔 1 年以上;但若得不到连年交配,其产仔数量和成活率都会下降。交配后的雄蝎,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一小部分死亡,这是正常现象,人工养殖时也不必担心。
( 3 )产仔 蝎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约经 40 天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壳由灰黄色逐渐转变为浅灰色,体积亦不断增大,当长到 1/2麦粒大时,卵壳开始退化,胚胎逐渐发育成仔蝎形状;至卵壳退化变薄成白色透亮、且仔蝎背板甲纹明显出现时,即标志着胚胎发育成熟和在母体内孵化过程的结束。受精卵在雌蝎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和孵化的过程,是随着季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受到低温的影响,在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和孵化过程就会延续或停止。
母蝎在临产前,首先选择背光安静的环境,用触肢和第 4 对步足将体躯撑起,用第 1 ~ 3 对步足交替挖土,并用尾部将挖出的土推平,大约经 2 ~ 3 小时,即可挖出杏核大小的土坑。之后,母蝎将第 3 、 4 对步足撑高体躯,第 1 、 2 对步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和前腹部向前倾斜,接近地面,栉板下垂,生殖厣打开,将仔蝎娩人土坑中。若干只初生仔蝎多堆集在母蝎前腹部下方,表面覆有白色透明状黏液(即退化的卵壳),个体间相互粘连。仔蝎的附肢缩拢在头胸部及前腹部下方,后腹部亦由第 1 尾节处向下折叠于缩拢的步足之下。起初仔蝎不能活动,约经半小时后,黏液略干,附肢逐渐可以伸展活动,尾部也逐渐展开并向背方弯曲。它们先后沿着母蝎的附肢陆续爬上母背,其位置大多头部朝外,相互靠拢,排列整齐,这样既不妨碍母体步足运动,又有利于得到母体的保护。这时的仔蝎即进人吸收蜕变期。
母蝎的产仔均为一次性娩出,平均每胎可产 15 ~ 35 只,但产仔过程常常是分批完成的,即每产仔 4 ~ 5 只后,间隔约半小时左右,再产第 2 批、第 3 批 … … 。母蝎完成一次产仔周期,即从开始挖坑到初生仔蝎全部上背,一般约需 5 ~ 8 小时。待初生仔蝎全部上背后,母蝎即改变产仔时所持的姿势,开始卷伏于土坑内,进人产后息养期。
母蝎产后息养期的长短与仔蝎的吸收蜕变期相同,在此阶段内,母蝎基本停食,处于不活动或很少活动状态,以便使机体得到短时期的休养。而爬伏于母背上的初生仔蝎,在此期间,一方面继续吸收体内胚胎发育剩余的卵黄,一方面开始出生后的第一次蜕皮,待卵黄被完全吸收并蜕下乳白色的胎皮后,亦即结束了吸收蜕变期。产后息养期和吸收蜕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一般在 7 ~ 8 月份,只需 5 ~ 7 天即可结束。完成这一过程的标志是母、仔蝎开始分离。母蝎恢复觅食活动,经 15 ~ 20 天后,便可进人下一个周期的发情交配和生殖活动;而仔蝎也已脱离母体,开始了自由活动。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母蝎在负仔期间具有护仔行为,即使是受到轻微的惊扰,也会变得十分警觉,如当一只小小的蚂蚁闯入其栖息场所时,母蝎也会有明显反应。在此期间,若有仔蝎离开或不慎跌落,母蝎会用触肢将仔蝎轻轻钳住,诱导其重新返回背上。当遇到天敌或恶劣气候时,母蝎便背负着仔蝎转移到安全处所栖息。当遇到极其严重情况时,如为了抵御外敌侵害和挣扎逃脱时,母蝎便会将仔蝎摔掉,待平静时仔蝎再重新返回到背上;但这时也会有一些无力返回母背的仔蝎,它们有的或因失去母蝎保护而很快死亡,有时还会被母蝎吃兰掉。特别是在产仔前食物不足和产仔期间土壤过于干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母蝎吃仔蝎的现象。
标签:
  • 蝎子养殖方法
  •  
  • 蝎子养殖技术
  • 更多栏目最新
    养蝎子技术
    养蝎子技术
    养殖蝎子时,要选择内壁光滑的塑料盆或废旧包装箱作为养殖
    鞭蝎怎么养
    鞭蝎怎么养
    1.容器准备:养殖鞭蝎时,需要准备方形塑料盒和椰糠土。2.饲
    蜈蚣怕什么
    蜈蚣怕什么
    1.嘴尖的公鸡能啄蜈蚣。2.蚂蚁,数量多,能分解蜈蚣。3.蝎子
    蝎子吃什么
    蝎子吃什么
    1.蜘蛛体型很小,是野生蝎子的主要食物。2.蚯蚓,属于软体动
    蝎子怎么养
    蝎子怎么养
    蝎子的繁殖应该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在选种的时候,要尽量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
    养蝎子时,要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设置饲养场所,场所要选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