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数据疑云背后:农业电商经营模式待考


7月30日下午,农产品B2B电商平台一亩田就近日数据被质疑做假进行了公开回应,其副总裁李国训称,平台上的部分数据只是测试数据,产品出现漏洞,前台展示的数据和后台交易的数据完全不同,并强调其平台日交易额不存在做假现象。

对于这场数据风波,实际上更多地折射出市场对农业电商经营的质疑。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电商除了烧钱外,还是IT、农业、资本、冷链等的综合竞争,在国家相关利好农业电商发展的前提下,5年后将见分晓。

后台数据就是真的吗?

近日,一亩田被质疑炒作与做假,有人提出质疑称,一亩田交易数据存在做假行为,分析指出,该平台上“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的信息过于“精准”;“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的信息大大超过洋葱盛产地区西昌每年30万吨的产量;而对于其每日3亿元、一个月近100亿元的成交额也提出了质疑。

对此,一亩田副总裁李国训向媒体坦言,其网站确实还有一些产品和数据不够完善,“一亩田真正启动农产品B2B交易只有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公司一直在升级产品,一亩田战略是以移动APP为主,APP平均每两周迭代一次,版本数多达100多个,每次新版本工程师都会发布一些测试数据。PC网站更新相对较慢,还是去年6月份的版本。即使是现在,一亩田APP和网站依然还可以发现不少Bug,这一情况将随公司技术实力增强而不断改善。”

就此测试数据,一亩田技术负责人于高禾补充解释称,开发和测试资源有限,去年产品技术团队加起来还不到30人,无法完全保证质量。PM(产品经理)通常会要求在线上测试,会遗留各种卖骆驼或者100吨的洋葱之类问题。

对于外界质疑的日均3亿元的交易额,李国训则是让媒体看到的后台数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一亩田累计月流水有153亿元,6月20日至7月20日,一亩田交易数据99亿元。该数据大部分是APP的交易量,而PC端每天交易量平均每天2单,近乎于无。但对于为何APP端和PC端数据会相差这么远,李国训并没有给出说明。

在李国训看来,之所以外界会存在很多质疑,是因为对一亩田了解太少,他进一步解释了一亩田的商业模式:线上APP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批发商、采购商提供供求信息服务,线下为双方提供交易撮合活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由于一亩田同时担任第三方资金担保平台,交易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也由此找到出路。此外,一亩田还针对交易双方提供免费的行情、大数据、研究报告等农业信息服务。

不过,一亩田在被质疑的同时也受到了业界“大佬”力挺,如丁香园CTO冯大辉、知名投资人曹毅等,冯大辉称看数据显示更像是“bug”,并调侃质疑者,“这家公司员工有3000多人,靠夸张和欺骗能搞到3000人嘛?300人甚至30人就够了嘛,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农业电商或5年再见分晓

此次一亩田最被质疑的核心问题便是交易数据,而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的这3亿元如何再进一步证明,李国训无奈地表示,一亩田可以展示的、出具的数据都已公开,甚至后台都向媒体展示。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也都希望一亩田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否则将对农业电商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未来发展仍有待观察。

事实上,处在风口上的农业电商逐渐成为热点。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也出台了“电商国八条”。同时,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也明确提出开展“宽带乡村工程”,两年内将在80%以上行政村实现光缆通信,宽带全覆盖。

随着电商品类的不断扩充,以及农产品对多销售渠道的需求,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未来农产品电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期,苏宁和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涉入农业产业链。

从事农产品电商的宋俊文看来,看好农业电商发展,但目前互联网+农业虚火旺盛,需要血拼一把。对于一亩田的数据,他表示,希望是真实的,否则对农业电商影响挺大的。因为农产品不是工业品,同一棵果树长出的果实也有不同的味道,农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之前,都不能靠单一渠道,也不能靠单一模式。

对于这场数据风波,实际上更多地折射出市场对农业电商经营的质疑。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电商除了烧钱外,还是IT、农业、资本、冷链等的综合竞争,在国家相关利好农业电商发展的前提下,5年后将见分晓。

标签:
  • 创业技巧
  •  
  • 学习创业
  •  
  • 创业致富
  • 更多栏目最新
    真正小本创业故事:从300元到150万
    真正小本创业故事:从300元到1
    我是个杭州城郊农民的儿子,家里也没啥背景,也没啥钱,我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