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线农村男孩网上销售月入20万


你可能不记得刘玉国的长相,一个中等身材、长相普通的河北农村男孩,但他递给我的那张精致的烫金印刷名片,你一定会多看两眼。“一张名片十块钱,这是我的营销手段。”这位32岁的农村青年狡黠地笑着告诉记者,“名片上面印着我在——淘宝店吃的那家伙。”

  简陋公司年销售额上千万

在河北邢台清河县东高庄村的村口,路边的孩子和悠闲的老人告诉你,这是一幅普通的北方农村景象。村口的第一个是刘玉国的五栋房子。这个没有上学的十几岁男孩站在屋里,地上放着鞋子等杂物。没有了贴在墙上的营业执照,没有了房间里六七台嗡嗡作响的电脑,他的家与村里的其他家庭并无二致。即便如此,看到他名片上“清河酷美娇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头衔,记者还是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七个年轻人在电脑前忙着打字,电脑不时传来淘宝的叮当声。这是他从附近村里招的线上客服。手写的公司规章制度贴在墙上。“不许你上QQ,Kaixin.com,不许你上网看小说,不许你上网看电影。”恍惚间,记者以为自己在一个白领聚集的写字间里。

虽然地方很小,但刘玉国充分利用了它。房间分别是客服中心、物流包装中心、仓库、小加工车间,一张大床的卧室是总经理室。

从你所看到的你无法想象。这是一家年销售额1000多万,月利润20多万的公司。这家公司销售的只是羊绒线。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东高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店村”。全村400多户中,有300多户在淘宝上有网店,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达到20多家。2009年,东高庄村通过网店销售羊绒线300多吨,销售额2000多万元,覆盖全国。

清河县虽然不产山羊,但却拥有中国最大的羊绒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村开始发展羊绒深加工,并逐渐形成了最大的羊绒线专业村。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畅,羊绒线生产一度停滞。

  全县网店销售额达3亿

在东高庄村长大的刘玉国,靠卖羊绒线起家,年收入三四万元。2008年初,在朋友的介绍下,他第一次触网,成为村里第一个在网上卖纱线的人。第一个月,他赚了4000元。

“我也走过弯路。”刘玉国坦言,自己刚开网店的时候,急于“把生意做大”,所以玩了一招。为了赚取名声和好评,他来回买卖自己。最后被淘宝发现,受到严厉处罚。

“现在我的网店无理由退货。只要顾客想退货,他的退货就一定有理由。我从来不问。”刘玉国说。这也让他在淘宝上的口碑迅速提升。他当年梦寐以求的一颗钻石的名声早已实现,店铺荣誉直奔两个皇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赚了钱的刘玉国被村民们请去各处指导他。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古老的羊绒纱线产业就被链接到了最时尚的电子商务。现在村里每个网店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商标,但大部分的货都来自周边的几个大厂。

2008年底,尝到甜头的刘玉国彻底停止了利润微薄的传统渠道业务,全身心投入到淘宝网店中。现在,他投资300万元的新工厂即将竣工。

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玲告诉记者,整个清河有37万人口,有8万人直接从事羊绒行业。现在,清河县居民存款已经超过80亿元,其中大部分是羊绒产业创造的。他介绍,现在网店年销售额在3亿元左右。

  专家点评

电子商务专家、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会化程度太低。农产品中间流通摩擦大,是农民必须面对的短板。农民有了网络,开了网店后有了低成本的社交网络,有了到市场的直通车,避免了过多的交易成本,解决了农民最难的问题。现在农民在网上卖的是差异化产品,是最畅销也是最稀缺的产品,有利于快速进入市场。

标签:
  • 学习选址
  •  
  • 选址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真正小本创业故事:从300元到150万
    真正小本创业故事:从300元到1
    我是个杭州城郊农民的儿子,家里也没啥背景,也没啥钱,我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