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利用马铃薯废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中取得可喜进展。研究人员不仅筛选出优良的细胞蛋白生产菌种组合,还设计制定了利用马铃薯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完整工艺路线。将马铃薯渣加入汁液中,利用液体发酵生产细胞蛋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得到应用。
我国年产马铃薯7000多万吨,加工淀粉剩下的马铃薯渣340多万吨。马铃薯渣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粗蛋白物质,氨基酸成分齐全,细菌蛋白中粗蛋白含量高达40%-50%,对促进畜禽生长有良好作用,具有极好的生物学价值。在植物蛋白饲料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理技术,大量马铃薯渣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马铃薯渣和污水随意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杨倩带领课题组开展了2004年开始初步研究利用马铃薯残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通过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的筛选和组合方案,获得了8株适合单细胞蛋白生产的高效菌株,并通过中试确定了生产名单。最佳的细胞蛋白发酵工艺条件,完整的利用马铃薯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工艺路线,产品经权威部门检测,完全符合相关要求,为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果。
该研究成果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与多家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产业化前景乐观。
摘自:2008.3.26.5 版本《青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