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投喂三大误区,5大方面调出合理投喂,让您的虾健康快长!


投饵率更高,放苗密度更低,可是对虾生长速度却没有更快,这是为什么?
   对虾养殖看似容易,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候,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学习对虾养殖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栏目还有很多其他的对虾养殖知识,欢迎认真学习了解。
饲料既是对虾生长的主要营养源,也是水质、底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饲料投喂的多与少,直接关系到对虾的生长以及水体环境的稳定。在近几年养虾业屡遭重创的大环境下,以小面积、可控性好、产量高、回报率高著称的工厂化养虾模式最受关注,现在山东出现的工厂化养虾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成功率也较小棚养虾高。对比观察如东的小棚养虾和工厂化养虾这两种模式,二者虽具有相同的水源和气候等条件,但在日常管理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饲料投喂方面差异较大,笔者发现虾养殖户在饲料投喂方面常出现三种错误倾向,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
误区一:投料多,虾长得快,产量高
目前不少养殖户都追求多投,认为投饵量与虾产量之间成正比关系,投料多就长得快,产量高。这种理解很片面,忽视了合理投饲的科学原则。据案例显示,上半年,工厂化模式养殖90天便可突破30尾/斤的规格,单产高达14斤/m³;而小棚养殖的对虾90天才达50尾/斤左右,单产仅2斤/ m³。如东小棚养殖的日投饵率比工厂化养殖模式略高,且放苗密度相对较低,但小棚虾的生长速度并没有工厂化快。可见,饲料投得多就长得快的观念在这里并不奏效!
养虾水质是关键,水质的稳定能减少有害菌的繁殖。现在有很多的养殖户片面的追求饲料价格,而饲料厂家为了迎合养殖户需求而改变自己的产品。硬颗粒料在大溶氧的条件下大量的溶失从而加重水质的恶化。随着饲料品质的不稳定导致饲料投喂量的不稳定。投饲过量,不仅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而且严重污染水质与底质,加速底质恶化,为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机会,易引起疾病蔓延,导致对虾成活率下降;尤其是对于高密度养殖的工厂化养殖来说,过量投喂造成的残饵、粪便,极易败坏水质底质,这也是山东虾越到养殖后期就越容易出问题的原因之一。溶氧的使用也是及其低下夜间时常出现缺氧的情况,导致后期虾不能继续养下去。
投饲过量的情况 
误区二:减少投喂量以降低成本
另一种错误倾向是片面考虑降低成本,故意减少投喂量,且不舍得用优质饲料,从而引起虾营养不良,长得慢,规格差异大,病害多,成活率低和产量低等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养殖户放苗后,连续好几天不投喂开口料,认为池水经过培菌培藻后,有足够的饵料生物供给虾苗养分,殊不知,放苗前在苗场时,虾苗顿顿都是吃丰年虫、大卤虫等高营养价值的饵料,且一天至少五顿以上;放苗后不仅没有丰年虫、大卤虫,连开口料都省了,一下子从“山珍海味”变成“咸菜馒头”,在虾苗最需要强化营养以增强体质的阶段却掉了链子,不怪乎某些养殖户放苗一周后打样发现打不上来多少苗,后期的成活率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建议放苗后需加强虾苗开口料的投喂,一般每万尾日投喂量30g左右,一日3-5餐,有条件的还可搭配丰年虫、大卤虫等生物饵料,同时逐渐改变虾摄食饲料的习性。让虾苗赢在起跑线上。另外,在养成阶段,也不能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投饲不足的情况 
误区三:长时间投喂小粒径料
工厂化养殖现在也有大部分人学习如东的小棚投喂小粒径料,直接1.2毫米的饲料喂到出虾。忘记了虾的抱食习性,料径越小虾抱食的颗粒越多,硬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一般没有膨化料好,这在充氧量大、换水量小的虾池中极易造成虾料的营养流失,直接破坏水体环境的稳定,不利于水质、底质的管理。抱食次数太多会造成吃食时间偏长,这不仅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也不利于投喂管理。在加大了饲料粒径规格后,虾仍能抱食,而且抱食次数减少,比抱食小粒径饲料减少约19.2-130.4倍的抱食次数,这也意味着节约了19.2-130.4倍的觅食所消耗的能量来用于生长。小颗粒饲料抱食的时候不能摄食导致浪费增加,对水环境的影响越大。反之小虾吃大料也是同样的道理,应该是对虾能吃多大的虾料就投喂多大的饲料,一般对虾体长达5cm/尾时开始投喂粒径1.1mm的膨化颗粒料,在体长达到8cm/尾以后就全部投喂2.2mm粒径的膨化颗粒料,其摄食速度和生长情况都大有改善。
七好曾针对南美白对虾适宜摄食何种粒径的虾料进行过对比验,发现当饲料粒径为1.2-2.2mm时,对虾基本可以实现颚足抱食,摄食效率较高。粒径过小或较大,都造成摄食能耗增加或产生碎屑增加,影响水质和对虾生长速度。试验结论与如东小棚和山东工厂化投喂模式的效果相吻合,因此,结合对摄食能耗和摄食时间的综合考虑,建议体长8cm/尾的对虾摄食1.5~2.2mm粒径的膨化颗粒料为宜,而非粒径越小越好。
如果池内饵料生物多,池水透明度较低,小于10cm,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如果池内饵料生物少,透明度大于40cm,虾苗入池后要尽快地加大投喂量,开口料日投饵率可以增至30%以上,加强虾苗营养。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如果池水透明度长期在50cm以上,经常大换水,水中浮游生物少,则要补充藻类,适当增加投饲量,以满足对虾生长的营养需求。
科学地确定饲料投喂量是关系到养成效果和饵料系数高低的关键点。对虾投喂量与放苗密度、水环境、气候、饵料生物量、饲料的种类与质量、对虾健康状况以及当时虾的生理状态和吃食情况等因素有关。下面教大家从6各方面调整出合适的投喂量!
1、利用饵料台判断虾的摄食速度来调整投喂量
饵料台,通常一个池子放一个料台。放入的饲料量,根据虾大小有所不同。当南美白对虾体长7cm/尾以下时,可按该池每次总投饲量的1%放在料台上,并沉入水中30-40公分。如果虾体长7cm/尾以上,应按该池每次总投饲量的1.5%放在料台,以便观察。一般虾体长2-7cm/尾时,应让虾在1-1.5小时内摄食完毕为宜;虾体长7cm/尾以上时,应控制在1小时内摄食完毕为宜。如果投喂后0.5-1小时发现饲料全部吃完,则表示投喂量不足。
2、虾池的水质情况调整投喂量
如果虾池pH、氨氮、溶解氧、亚硝酸盐等含量始终稳定在一个适宜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投饲量;如果其中某一指标出现较大波动,就要注意适当减少投饲量,甚至暂停投喂饲料。
3、根据天气、水温情况调整投喂量
天气良好,水温在28-32℃可以适当多投饲料;当水温在34℃以上或18℃以下,昼夜水温差5℃以上时,要少投或不投料;下雨天少投或不投,雨后至少1小时才投料;连续暴雨天气不投料。
4、从虾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
如果虾规格较一致,白天没有虾饥饿巡边情况出现或者抄底看是否有剩料(这里特别说明硬颗粒料适用于前一种,膨化料则适用于后一种),说明饲料投喂量适合。如果观察到虾的规格差异大,肠道略弯曲,投料不久便出现虾在池边群游则可判断可能是投饲料量不足。
另外,虾蜕壳前摄食情况也有所变化,在虾蜕壳前2-3天摄食量减少,蜕壳当天不摄食,蜕壳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翌日起摄食量增加。虾较小时蜕壳频率高,随着虾的长大,蜕壳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体长4-6cm/尾的对虾,水温最适时每4-6天会蜕壳1次;水温低时,其蜕壳时间延长,表现出虾生长缓慢。
5、根据虾的胃饱满度调整投喂量
虾胃的饱满度分为饱胃、半胃、残胃、空胃四级。一般投喂1小时后有80%的虾达到饱胃或半胃,在无其他原因下如果达不到80%则可能是饲料投喂不足。南美白对虾在水质良好时争食力强,正常情况1个小时基本摄食完毕。如果投喂后2-3小时,仍有残饵,或下次投料前仍有剩余饲料,要查明原因,检测水质和对虾的健康状况等。
南美白对虾胃小,肠直且短,每次的摄食量不多,易消化、吸收及排泄,饱食后3-4小时便呈空胃现象,因此,投饵提倡少量多餐。而工厂化养虾高达5-6次,基本每隔3-4个小时就要投喂一次。
标签:
  • 对虾养殖技术
  •  
  • 对虾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 对虾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