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水产局侯传宝 郭宗鹏 谢淑瑾
;
摘要:对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淡水养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2013年50亩精养池,平均单产340kg,150亩半精养池平均单产304kg,虾体长达12cm以上的40-50尾/kg,成活率分别达72.1%、74.3%;同年销售最高价每千克52元,最低24元,亩收入达1.0-1.2万元,亩纯效益达6000-6800元,投入产出比为1: 2.38-1:2.54。2014年90亩精养池平均单产413.6kg,成活率达75.9%。销售价格为每千克20-40元,亩收入达1.25万元,亩纯效益达7000-78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42-1:2.65。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是传统鱼类养殖效益的5-7倍。
;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成活率;盐度;KCL冲施量;养殖效益
;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俗称白肢虾、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1]。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是目前世界上对虾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2]。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1999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获得成功,养殖范围从沿海扩展到内陆,成为我国海淡水养殖的优良对虾品种,为了拓宽养殖渠道,促进我县淡水养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进行总结,供大家借鉴。
本文通过往年对南美白对虾在内陆淡水池塘条件下适应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现将养殖技术归纳如下,以期为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一、试验方法:
1、鱼池条件: 2013年选用阳谷县水产综合养殖实验场(1-9#)、阿城镇刘什庄渔场(10-14# )、安乐镇南街渔场(15-17#)、安镇孙孟刘渔场(18-21#)、十五里元渔场(22-25#)和十五里元玄庄渔场(26-29#)共计29口200亩池塘;2014年选用县水产综合实验场(1-3#)、阿城镇刘什庄渔场(4-8#)、阿城镇熬盐场渔场(9一12#)、金斗营武台一村渔场(13-15#)共计15口90亩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正常水位1.5-2.5m,池塘底泥厚度约20-60cm(池塘分布情况见表1、表2)。
表1 2013年池塘分布情况
试验点
县水产综合实验场
阿城刘什
庄渔场
安镇南街
渔场
安镇孙孟
刘渔场
十五里元
渔场
十五里元
玄庄渔场
精养池塘
(亩)
30(1-4#)
20(10-12#)
半精养池塘
(亩)
35(5-9#)
12(13-14#)
20(15-17#)
28(18-21#)
30(22-25#)
2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