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吃料“慢慢慢”,这是真的吗?


当期的冬棚虾,大家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吃不起料,上期冬棚每餐动辄80斤甚至上百斤的现象,在这期真的是少之又少,市场上更多的是20-30斤左右徘徊,而且还要3个小时以上!不及上期的一半!!
养殖对虾虽然赚钱,但是如果没有掌握对虾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巧,遇到某些突发状况就不知道如何合理解决,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到目前为止,就当期冬棚总体表现而言,吃料速度确实稍逊上一期的表现,但又没有说的那么糟糕。从我们一线同事所了解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之后来看,造成如此慢料主要有以后4种因素。首先是虾苗,今年的苗种已经大不如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由于携带IHHNV或EHP的虾苗,或者呋喃唑酮等抗生素严重超标的,都会导致长得慢、长不大(到了中虾就很难长得起),大小不均等现象,由于下苗之后已经无法改变,这里不必详细。其次是饲料,饲料还是饲料,由于过去5年的人工、原料、物流等成本的急速上升,但现在的饲料品质已经无法与5年前的相比较了,有谁能够否认这个事实吗?如果说不是,为何换成3520下去就马上快了呢?甚至拌十斤八斤下去都明显加快!第三是天气。就同期而言,感觉当期的雨水是更多一些,而且频繁一些,但实际有没有增多、增多了多少,暂时还没气象数据出来。但无论如何,对于天气,我们都只能去适应,顺天而行,而不是怨天怨地。以上三种,只有饲料是可以在养殖过程中调整的,其它的只能是因地制宜。
还有很多的慢料现象,是人为管理造成的,主要是一些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判断所导致,比如说:
1、 前期投喂量严重不足,造成大小不匀,有足够养殖经验的人都清楚,大小不均的虾,吃料都是“有限公司”的。如果长期摄食死藻、杂质等,会严重破坏虾体的消化系统,进一步导致吃料量下降甚至发病。这类情况可以通过适时调整喂料量、内服3合1套餐(拌喂强诱食3520)、改良水体底质环境来改变。
2、底质败坏,纤毛虫滋生。
3、完全地、盲目地依靠料罾看吃料速度。料罾全称是吃料观察罾,它能沿用至今,当然有它合理的地方,如果完全依靠它来决定喂料量,那是非常盲目的,这也是没有自主判断力的表现。最近三年来,有越来越多没有发生过病害的塘出现没虾上罾吃料的现象,遇到过的养殖户,绝对会有同感!没有遇到过或者遇到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养殖户,听到这个说法的反应就是:怎么可能!有虾怎么不上罾料??对,它就真的是不上罾吃,至于为什么?无法一一解释。但我们认为看虾是否吃料、吃多少料、吃料速度应该全面综合地看,除了看参考意义最低的料罾时间之外,还有更多的现象需要更加关注:
A、定时定点捞料。在料路某处,插根足子,在这个位置稍微洒多些料,在喂完2个或3个小时之内可以去捞下底,只要没料了,可以说明虾是吃完了,至于是否加料因人因塘而异,这比看罾准多了。
B、看料罾的干净程度。众所周知,吃料慢的塘,料罾都是很脏的,表现为多有机质和粘稠物累积,反之,吃料快的多虾上罾吃的,料罾都是非常干净的。如果看到吃料时间与这个规律不符,说明料罾这个时间不值得借鉴了。
C、是否容易肥水。暂且不论肥水的高大上标准,就依养殖户的感觉就好,主要是对比以往的经验。容易自动肥起来的,吃料一般都是慢了甚至已经发病;肥起来之后容易掉肥(3天内),但同时氨氮或亚盐是稳定的,那吃料是快了的;完全肥不起来,说明严重地不够料或者水体完全没有了藻种,氧份也极差,这个需要具体分析;肥起来之后能保持得较好,说明喂料量适中。利用这个来判断,需要极丰富的养殖经验。
D、喂料前后的水体表现变化。在吃料正常或较快的时候,喂料之前料路上的水体会更混浊,喂完料之后会恢复正常,其它地方变化不明显;吃料真的慢或不吃料的时候,水体一般无明显变化。这个也需要足够的养殖经验来判断。
E、解剖镜检。看看虾的胃里面到底是料还是死藻或杂质。
到底是快是慢,大家可以各自对照,快也好,慢也罢,切勿因为自己的误判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祝君顺利!
标签:
  • 淡水养殖
  •  
  • 对虾养殖
  •  
  • 对虾养殖技术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