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灰霉病是大蒜生产中后期和蒜苗贮藏期间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田间,50%-90%的病株丛生;大量蒜苗在仓库内腐烂,造成严重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蒜灰霉病的症状以及大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大蒜灰霉病是什么症状
主要为害蒜叶、蒜芽。病斑最初呈水浸状,然后变成白色至浅灰棕色斑点。
病变扩展成梭形或椭圆形。随后,病灶愈合并长成条状。叶面出现稀疏的灰色至灰棕色天鹅绒状霉菌层。它从下部老叶向上部叶蔓延,直至整株植株被感染,导致叶鞘甚至蒜头腐烂。然后干燥成灰白色,容易拉起。病部有灰霉病和黑色硬菌核。
贮藏蒜苗首先从茎尖发育,然后蔓延至茎部直至腐烂。
二、大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科学管理肥水。设有沟渠系统,以利排水,减少内涝。浇水后,应及时翻耕、松土。 配制施肥,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每亩用50%苏克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泰克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芬太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复方制剂多菌灵。 800倍液,每亩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如果对多菌灵、磺酸盐等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使用灰霉病菌防治特别有效。即每亩用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公斤液,每7-10天均匀喷雾一次,连续使用2-3次。
三、大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该疾病由洋葱葡萄孢(Botrytis cepacia)引起,洋葱亚门葡萄孢属的一种真菌。该病菌主要以菌核形式在蒜田土壤中越冬。低温高湿下产生孢子,传播感染大蒜。潜伏期为4天。
该病主要依靠病原菌无性繁殖体在田间的繁殖和再侵染。田间有冬前和次年春季两个发病高峰,以春季为主。贮藏蒜苗的致病菌主要来自田间,其次是仓库内的细菌。
该菌喜中等温度和高湿度,春季多雨,故发病较重。在冷藏过程中,蒜苗因高温老化和低温冷冻受损而失去抗病能力。如果储存温度忽高忽低,袋内容易形成凝露,使蒜苗受潮,引起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