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养殖的七个方面


(一)饮食习惯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头蛇以蛙类为主,辅以小杂鱼、泥鳅、黄鳝等。由于黄鳝的市场价格有时偏高,在规模化养殖中很少投喂。黑蛇生性胆小,极其敏捷,善于攀爬,喜欢四处走动,但很少有纠缠能力,多在白天活动。长时间不进食后,你会发现黑头蛇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以捕捉活的食物为主,平时对动物尸体不太感兴趣。但是食物不足的时候,它也会吃一些死的食物,但必须是刚死的。黑头蛇对撒娇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它可以吞下比它的头大几倍的小动物,比如大蟾蜍,但吞咽速度明显减慢,有时长达15-25分钟。很少见,但消化能力很强,46天需要喂一次。

(二)活动规则

每年春末夏初,乌蛇出刺后,并不急于进食,而是继续消耗体内剩余的脂肪和养分。忙于寻偶交配,是本季乌蛇的首要任务。黑头蛇对场地湿度和环境的变化较其他蛇类更为敏感,表现出喜暖厌冷、喜静厌乱等强烈的特性,在养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年蜇人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其活动日趋活跃,以平均气温25-32时活动最频繁。特别是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65%75%时,发现蛇在空地上的活动时间更长。但随着气温一天天下降,它的活动也会明显减少。当温度低于15时,就会进入不愿活动的状态。一般来说,每年7-9月是黑头蛇的活动高峰期,10月下旬人们进入冬眠期,全年活动期只有6个多月。在全年气温普遍偏低的地方,蛇的活动期不到6个月,如黑龙江、陕西等省份。

(三)活动期间的饲养管理

黑头蛇有爬树的特点。蛇场内若种植大树,应定期修剪,防止枝条伸出围墙外,形成天然的逃生梯。饲养者应养成随时检查墙壁、出水口等是否有破损或缝隙的习惯。因为蛇有细长的头颈,头颈可以钻出的地方,身体会在不断的扭动收缩后逃脱。一旦发现,应立即修复或处理,以免再次发生逃蛇。此外,要加强安全措施检查,注意防止天敌进田吃蛇。蛇的天敌有黄鼠狼、刺猬、大老鼠、猫头鹰等。蛇场不要盲目设置电子捕鼠器(电猫)。在消灭天敌的情况下对野地中的蛇造成伤害。养殖者最好养成每天观察和记录蛇窝活动的次数、时间、摄食、饮水、脱落等情况的好习惯。一旦发现发病,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单独取出隔离治疗。细菌的传播危及健康的蛇种群。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黑头蛇离不开水,有明显的饮水习性,也喜欢吃完就喝。因此,养蛇场内必须设置蓄水池或水沟,以方便该蛇随时饮水。和大多数蛇类一样,黑头蛇在只喝水不吃东西的情况下可以长期忍受饥饿;而在缺乏食物和饮水的繁殖环境(恶劣环境)中,其抗饥饿时间会大大缩短。如果长期缺乏饮水,会导致身体虚弱,脱毛不畅,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因此,养蛇场内的池(沟)要经常注入新鲜饮用水,以保证其日常需要。

(4) 喂养

在蛇的活动期,即每年4月至10月中下旬,养蛇场(户)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不同季节和饲料来源的实际情况,不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就近取材。较大的可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考虑降低饲料成本的原则。尽量结合蛇的食欲状况,合理选择和搭配饲料。每次喂食量要根据蛇的年龄、性别、个体大小、身体状况、气候条件和两次喂食的间隔时间灵活控制,稍有余量。如果成年蛇在产卵前10-15天或产卵后食欲旺盛,应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和量;蛇在冬眠前或被蛰后的10-15天内基本不进食。欲望,可以减少喂食的次数和量。投喂地点要固定,投喂时间最好在早上8点到10点之间,也可以根据投喂日的具体季节和气候情况适时调整。总之,蛇出动后要及时喂食。只有在保证蛇吃饱、吃饱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满意的饲养效果。

(5)增重与湿度

乌蛇的生长速度与繁殖环境的温度密切相关。据观察,当野外气温低于18时,蛇的摄食量明显减少,体弱的甚至停止进食,生长几乎停滞。当气温高于32时,虽然摄食量比平时高很多,但蛇体的消耗也增加,生长速度反而减慢。而外界气温在22-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它的摄食量会逐渐增加,生长速度也会一天天加快。这充分说明,乌蛇只有在适合它生长的温度环境下饲养,才有利于它的生长。反之则相反,这也是黑头蛇耐低温能力差的集中体现。

在同一温度范围内,在饲料供应、饲养管理、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日龄蛇的增重率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十分明显。在蛇的整个活动期(5-10月),成年蛇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50-350克;半大型蛇的体重增加比成年蛇快,可达175-450克;个别突破超过500-650克;幼蛇最慢,仅达到50-125 克。

(六)安全越冬

乌蛇的身体状况良好,这是决定它能否平安过冬的物质前提。越冬前1-2个月(9-10月)应投喂充足、多样的饲料,增加蛇体营养物质和脂肪厚度,提高抗寒、抗病综合能力。几条大小不一的乌蛇可以放在一起冬眠,也可以集群过冬

眠可提高蛇体周围温度为1~2℃,同时有效减少水分散失。蛇窝应干燥、忌潮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窝内温度宜保持在6~10℃,湿度宜在50%~60%之间。冬眠期间除定期检查窝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外,还应定期检查蛇体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病蛇或不理想的蛇,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相互传染。若见蛇体有咬伤或数量减少时,应彻底检查并找出原因,消灭鼠害和其他天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阻止老鼠和天敌的再次入侵。如果窝内情况基本可以时,则无需翻动蛇窝,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的干扰。

初养者如果想得到详细的乌梢蛇冬眠数据,可自己选定几条蛇在冬眠前期、中期、后期称重,若发现重量减少的不是太多,说明越冬场所的管理效果良好;反之,则说明越冬效果不佳,应尽快改进,避免出现死蛇现象。 

 

    (七)越冬期的体重变化及来年繁殖

    乌梢蛇同其他蛇一样也不例外,亦有冬眠习性。每年的秋末冬初,当外界气温降至15℃左右时,该蛇便本能地人洞蜷曲成团、蛰伏冬眠。整个冬眠期长达6个月之久,期间不食、不动、不排泄、不蜕皮,主要靠体内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准。该蛇的耐饥力很强,可以几个月甚至1年不吃也不会死亡(前提是入蛰前膘肥体壮的)。虽然该蛇在活动期增重明显,但在冬眠期的失重比例也不小。以一条重在200~400 g之间的为例,在越冬期间的体重消耗量多达60 g;体重大于4()(]g的消耗量约达65 g。幼蛇失重的消耗比例较大,低于200 g的幼蛇,一冬下来要消耗40 g。此外,该蛇在冬眠期的失重消耗比例与气候条件、栖息环境、管理技术及入冬前的实际进食量均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饲养环境,尽量给予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满足进食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入秋以后),是减少该蛇冬眠失重的一途径。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果让乌梢蛇在乱石堆积成的洞穴内或木箱内冬眠,蛇体内的能量损耗较大,且能量的损耗随冬眠后期气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尤其是在出蛰前的1个月,即4月份。外界气温虽然明显回升,但根本达不到该蛇的出蛰所需温度时,蛇体的损耗较大。实践证明:只有在合适场所越冬的乌梢蛇,其交配、产蛋才会按部就班,但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冬眠的蛇,其交配和产蛋期均拖延许多,甚至没有繁殖行为,这是由于环境不适造成的。从表面上看该蛇虽已人眠,但其入眠不深沉,常有活动倾向,致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加;出蛰后必须要用较长的时间来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待身体复原后方有生殖能力。因此,其交配和产蛋期推迟、产蛋量下降也是必然的。所以,人工养殖该蛇,务必满足其冬眠所需,才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蛇体消耗,乃至死亡现象,可收到较为理想的繁殖效果。

标签:
  • 怎样养蛇
  •  
  • 养蛇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蛇冬眠的特点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
    1.蛇为什么冬眠 养殖蛇时候我们要做到多学习,多思考,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有蛇约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特点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
    1.蛇的听觉 蛇养殖看似容易,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