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运输或捕获过程中、天敌入侵、去除寄生蜱、注射时未消毒的针头、以及繁殖过程中,蛇类在相互咬合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强壮的蛇会自愈。体质不好的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被细菌感染,引起脓肿,继而肿胀化脓。 (二)主要症状
不活动或少活动,皮肤红肿、化脓、渗脓,伴有恶臭,创面鳞屑脱落,严重者创面溃烂。蛇不吃不喝。
(三)处理方法
(1)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如用紫药水涂抹患处,每日23次。
(2)用1%2%的碘酊涂于创面,每日23次。
(3)创面若化脓,可用麦迪霉素或土霉素研末撒于患处,让药粉贴于创面。 (4)如脓液较多,切开近端脓肿,放脓,用3%双氧水冲洗脓腔,撒适量青霉素粉,用纱条包扎,换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
(四)预防
(1)蛇群饲养根据蛇的种类和大小不同,密度不宜过大。
(2)避免蛇活动范围内有碎玻璃、细铁丝等尖锐物品。
(3)饲养员进入养蛇场时,注意不要踩到蛇。
(4)肌肉注射时,针头应严格消毒。
(5)捉蛇时,动作要轻柔。秋季应连根拔起田间粗壮的植株,切勿用刀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