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排毒的各种因素


实验室测得的毒蛇的最大解毒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其实,即使是同一种蛇,甚至是同一种蛇,在不同的情况下,解毒的量也是不同的,而且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与毒蛇种类的关系从表4-1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毒蛇的海景是不同的。差异是最显着的。例如,珊瑚蛇一次咬伤排出的干物质仅为4.6克,而眼镜王蛇则高达101.9克,约为前者的22倍。不过,虽然珊瑚蛇排出的毒素量少,但毒性却很强,被咬后也有中毒死亡的危险,大家切不可放松警惕。

2、与毒蛇起源地的关系同一种毒蛇,在不同生长区域的解毒作用不同。例如,浙江的蕲蛇干排毒量为20.8毫克,而苏南的蕲蛇为41.4毫克。因此,同一毒蛇咬伤在不同地区的中毒情况也不同。》

3、与毒蛇体型的关系毒蛇体型越大,其排毒场景就越多。以眼镜蛇为例,体长超过125米的蛇,平均干毒液量约为132.5克;体长小于50厘米的,平均干毒液量只有8.9毫克左右。可见,解毒量与蛇的体型有一定的平行关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蛇的咬伤一般比小蛇的咬伤严重。

4、不同季节与室温的关系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与室温的高低也是影响毒蛇解毒的重要因素之一。曾对眼镜蛇做过观察,温度在1830时,解毒率较高,平均排毒量在200克以上,温度越低,其解毒量也越低,当温度升高时超过30时,其解毒率也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蛇咬伤的中毒程度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温度在18.30时,最适合毒蛇活动,解毒量高,蛇咬伤的伤害程度也比较大;随着气温下降,毒蛇的活动逐渐减少;隆冬时节,毒蛇会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蛇体内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低水平,因此它的解毒作用最少。期间,蛇咬伤的严重程度也相应减轻。

5、与毒蛇咬伤次数的关系如果毒蛇在一定时间内咬得太频繁,会影响毒素排出量和毒液中::的固含量。这是由于蛇毒分泌缓慢,被咬处解毒后不能及时补充所致。将眼镜蛇分成小组和批次,并定期连续测量解毒量。结果发现,两口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口数越多,排毒量下降得越快、越明显。固体含量也相应降低。如果每15分钟咬一次东西,第一次平均排出的毒液量为499毫克,第五次后迅速下降到45毫克,毒液中的固形物含量也从第一次的32.4%上升。 逐渐减少到10% 以下。曾有人用响尾蛇做实验,用多只老鼠连续咬一条响尾蛇。第一只老鼠被咬后立即死亡;第二只老鼠被咬15秒后死亡;第三只老鼠在被咬后150 秒后死亡;第四只老鼠被蛇咬了2分钟,蛇放了它,老鼠没有死。又过了22分钟,再次被蛇咬伤,老鼠开始失去正常状态。又过了26分钟,又被咬了,老鼠死了。这里解释一个规律,就是随着毒蛇连续叮咬次数的增加,每次排出的毒蛇数量逐渐减少。也有临床实例。当一条毒蛇在短时间内连续咬伤数人时,第一个被咬伤的病人往往中毒症状更严重,危险性也更大。症状一般较轻。

6、毒蛇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关系即使在同一地区生长着同一种毒蛇,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其解毒量。例如,在养蛇场人工饲养的毒蛇往往比刚从野外捕获的毒蛇解毒能力低。同样,蛇场人工饲养的毒蛇,由于饲养条件、方法、饲料不同,也会影响蛇的体质,其解毒量也不一致。比如养得好的蛇,体型粗壮,解毒效果也高。相反,如果喂养不好,蛇的身体就会变瘦变弱。虽然这种蛇的体长与前者相同,但其解毒量往往偏低。这表明重视蛇类养殖管理对于科学研究如养蛇提取蛇毒或蛇类生态观察的重要性。也说明在门诊可以看到一些被同种大小的同种毒蛇咬伤的病人。

7、与毒蛇咬物状态的关系毒蛇咬物的状态对解毒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毒蛇处于发怒状态,或咬得凶猛,持续时间长,解毒量往往更多;被毒蛇咬伤的病人,

临床上,毒性程度比较严重,发展迅速。相反,如果你只是被毒蛇以“碰撞式”咬伤,持续时间短,毒蛇注入的毒液不多,患者症状一般较轻。

上一篇:广西桂林养蛇
标签:
  • 学习养蛇
  •  
  • 养蛇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蛇冬眠的特点
    蛇为什么冬眠?蛇冬眠的时间?
    1.蛇为什么冬眠 养殖蛇时候我们要做到多学习,多思考,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有蛇约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特点
    蛇的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
    1.蛇的听觉 蛇养殖看似容易,当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