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黑斑病是一种性病害,可危害新梢、叶片和果实。其中果实受害严重,严重的可达80%,甚至造成绝收。那么,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是什么呢?
核桃褐斑病发病规律:
在病枝、溃疡斑、芽鳞、残留病果等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受感染的花粉通过雨水或昆虫传播到叶子和果实上,多次再感染。从伤口、毛洞或柱头侵入。细菌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发病时间和程度与降雨密切相关。在多雨的年份和季节,发病早且严重。山东、河南等省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高峰期为6-7月。核桃种植密度高,树冠茂密,通风透光差,发病严重。一般本地核桃不如新疆核桃感病,弱树重于强树,老树重于中幼树。
核桃褐斑病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合理种植密度,合理修剪,使树体结构合理,枝叶分布均匀,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及时剪去病枝、病叶、病果,核桃采收后将果皮焚烧或掩埋,减少越冬菌源。
(3)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采摘水果时尽量少用棍棒,避免损伤树枝,减少伤口,从而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4)发芽前,在3月中旬喷一次石硫合剂。发芽开花开花后可喷施70%链霉素甲基托布津,5-7月每隔15天喷施一次。可与乙蒜素、草酸铜或波尔多液1: 0.5: 200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