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气影响,今年不少菜农的冬瓜在棚内生长不一,上市时间相差较大,让菜农感到难以管理。
记者在罗城街道菜农邵的瓜棚里看到,虽然前期他的瓜长势不一致,但通过不断调整,瓜长势逐渐趋于一致,便于管理和操作。
“现在有的冬瓜已经卖早了,等着落藤,而有的冬瓜还没长够,又不能落藤,管理起来相对困难。我给冬瓜藤的时候,是根据它的生长情况决定的。”邵师傅告诉记者。
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降藤?据邵师傅介绍:对于那些上市早的冬瓜,要及时降蔓,但是要注意降蔓的时候要一步到位,幅度要小,与上部钢丝平齐或者略低于钢丝。如果落藤范围过大,两边的冬瓜都不摘,那么落藤会遮挡摘下来的冬瓜,影响其透光率,导致长势较好的植株光照较少,生长较弱。对于那些还没摘冬瓜的植物,就让它们顺着钢丝往上爬,不要掉下来。因为冬瓜不摘的时候会掉下来,果实在植株底部,所以见光的机会小,果实的色差会影响其商业性。对于这些冬瓜来说,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把头抬高,在钢丝上方攀爬时,让主藤沿着钢丝的南北方向攀爬。
“棚里的冬瓜全部重新摘下来后,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使它们以后长势一致,便于管理。我是这样操作的。对于摘瓜早的植株,把瓜留在上部,摘瓜晚的植株,把瓜留在下部。所有瓜落座后,整个棚内的藤蔓统一掉落,藤蔓的高度要一致,这样掉落藤蔓后留下的瓜的高度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前面的都是故意的。经过这样的管理,以后冬瓜的长势基本就差不多了,也就好管理了。”邵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