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肯定,美元是黄金价格形成的原因。那么,美元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现货黄金价格的形成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使用回归模型来解释美元对金价的影响。根据上述因果检验,使用对数价格构建模型。
利用对数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LOG_GC=-2.166266801LOG_DC+15.7655078
美元- 黄金回报结果
从上述模型的计算可以看出,美元可以解释金价60%以上的形成,而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金价。将模型计算出的黄金价格与实际黄金价格进行拟合,如下图:
美元-黄金模型拟合图
上图中的上面两行是实际黄金价格和根据模型计算的理论价格,下面的线是残差。模型价格与实际价格在主要区间基本一致,但残差具有显着的不稳定性。
因此,对残差进行ADF检验,发现残差具有显着的一阶自相关性,对残差建立AR(1)模型如下:
残差1=0.9988282196残差1(-1)+0.0001500461219
美元-黄金剩余修正结果
AR(1)模型对残差有很好的修正效果,因此综合模型如下:
LOG_GC=-2.166266801LOG_DC+15.7655078+残渣1
残差1=0.9988282196残差1(-1)+0.0001500461219
经过后续残差修正后,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程度较强的区间。 1995年之前,部分地区残差还不够稳定。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1985年11月20日编制)推出不久,市场影响力十分有限,黄金与美元指数的节奏联动性没有充分体现。 1998年左右残差的波动性也明显加大,主要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短期分歧较大,美元在金价形成中的参考性下降。 2008年7月后,模型残差再次剧烈波动。这是由于金融危机恶化,使得市场出现分化,流动性短缺导致美元逆势上涨。各国频繁推出救助政策,美元对金价的解释力再次降低。总体而言,修正后的模型使得美元对黄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突发事件会降低这种解释力。
剩余校正数据图
根据模型计算,从涨跌幅度来看,美元每涨跌1%,黄金的涨跌幅度约为-2.14%(由于维度不同,根据范围恢复数量关系)。当美元上涨50%时,黄金下跌58.52%。因此,两者有如下规律:随着美元波动性的增加,金价对其波动性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其数量关系如下:
美元-黄金数量关系图
上述关系告诉我们:经过一波走势行情后,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参考资料来解释金价,而不能简单地根据美元来判断金价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