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来临,我们整理了秋冬香菇的管理要点。以下列举,供网友参考。
要点一、加大昼夜温差:
深秋初冬,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白天盖膜,使菇床内温度比膜外高2 ~ 3,晚上10点以后开膜,使温度迅速下降。再过几天,原基就会暴露在蘑菇管表面,发育成蘑菇芽。
要点二、管理好菇棚的湿度:
香菇变色后,初始阶段菇床相对温度维持在85%左右,大量菇蕾分化成菇盖和菇柄后,空气相对湿度降至80%左右。
要点三、掌握好适宜菌袋干湿差:
秋菇前期,菇管内含水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第一茬菇子实体生产的需要,不需要泡水促菇。第一批蘑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掀起薄膜通风,让菇管表面干燥1-3天,再盖上薄膜,提高边缘温度,促进菌丝生长。2 ~ 3天后,收获后留下的菇孔会变白,长出菌丝。然后喷水加湿,掀膜通风,提高温度,促进下一批蘑菇的生长。
要点四、对菇棚进行全理通风:
气温在23以上时,每天早中晚通风一次。当温度低于17时,每天通风一次。保证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和新鲜空气。
要点五、掌握好适宜光照度:
香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有一定量的间接日照。一般在蘑菇棚里流畅的看报纸上的小字就够了。
要点六、预防杂菌的污染:
可以在菇棚、菇架、地面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1%来苏儿水溶液500倍液,防治杂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