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接完菌怎样管理?


香菇的栽培中,采菌后,即进入菌种培养期。之后还要经过变色期和结果期,最后采摘,进入市场,再摆上餐桌供大家品尝。在此过程中,菇农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细菌培养期

菌种培养就是维持菌丝体,使其正常、快速、健康地生长。该阶段的管理从菌袋出料开始,直至脱袋后变色期结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菇袋的出料:菇袋的出料有讲究

菌袋不要放得太密。木耳袋之间最好有一点缝隙。过密空气流通受阻,发酵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容易造成菌袋内温度过高,出现烧菌现象,对菌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严重时细菌。

若叠放,不宜过高。

如果太高,可能会因人为触摸或受力不均而倒置。也不方便随时观察检查菌袋情况。最好采取井字游戏堆栈。

留出足够的人行道。

行间或堆垛间应有人行道和工作空间,有利于人员进出管理,也有利于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2】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含氧量。

温度、湿度、光照和含氧量是影响菌丝生长的四大因素。它们必须得到很好的调节,以促进菌丝体的健康生长。

温度。

蘑菇菌丝体在5~28的条件下即可生长,但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

接种后10天左右,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当菌株发芽并且菌丝体吃掉材料时,将其升高到最适温度。这样可以强化菌丝,提高菌丝对杂菌感染的抵抗力。同时,低温也能有效抑制杂菌的活性,减少菌种菌丝体衰弱期被感染的机会。

湿度。

空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这样的湿度有利于菌袋内的水分不流失,不利于细菌的活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光。

蘑菇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环境应保持在无光照或光线很暗的条件下。

含氧量。香菇是好氧真菌,因此在培养期间要保证空间内有足够的含氧量。这就需要调整通气时间和持续时间,保证氧气供应。通风时以微风为主,不能直接吹菌袋。如果通风不能解决菌袋内的供氧问题,一般情况下,菌丝呈黄色或暗红色,应考虑是菌袋破洞。

穿孔:整个菌种培养期一般分为三次。孔应按从小到大、从细到粗、先小后大、先浅后深的顺序排列。同时,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消毒。

A、第一次穿孔。

当菌丝在袋内长到10厘米左右时,注射用的针头粗细各1厘米,有45个接种点。

B、二次穿孔。

当菌丝长到袋高的1/2时,铁丝粗细相间,深2厘米,有78个接种位。

C、第三次穿孔。

菌丝布满菌袋时,铁丝粗细相间,深约4厘米,整袋排列均匀,约50根左右。袋内湿度大,孔数可以多一些,湿度可以少一些。

蘑菇袋的穿孔不均匀。应根据袋内湿度、菌丝生长情况和所用堆肥材料来确定。

蘑菇袋的穿孔不容忽视。闸口与菌丝生长和最终产量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是从实际生产经验中得出的,不是理论上的空谈,希望引起种植者的重视。

【3】倒垛检查。

接种后两周左右进行倒垛检查。主要检查菌丝体生长情况,检查菌丝体是否正常生长,有无烧菌、缺氧、菌袋湿度过大、细菌污染、漏接种等现象,并按规程进行实际情况。处理。

菌培养期30天左右,环境条件调节好,宜早些。如果没有,那就晚了。当菌丝体布满菌袋后,即可从菌袋中取出塑料袋,开始进入变色期。

二、转色期。

香菇的变色期是菌丝体布满菌袋,基本生理成熟的时期。在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的作用下,菌丝体表面形成一层黄褐色的薄膜。该膜具有保温、保湿、避光、抗菌入侵等功能。

转色期是蘑菇本身的独特时期。转色期形成的菌膜颜色深浅和厚度与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

菌膜呈棕红色,出菇密度适中,整齐,品质优良。

菌体呈黑褐色,菌后出菇晚,单菇重量小,数量少。

菌膜呈淡褐色,出菇早,畸形菇多,产量低。

菌膜灰白色,零星出菇,几乎不产。

换色期的管理还是从温度、湿度、光照、供氧入手。

【1】温度。

温度应保持在15-26之间,在此范围内加宽温差刺激,通过冷热交替刺激可快速完成颜色变化。但最低不得超过15C,最高不得超过26C。一旦超过,颜色变化将立即停止。

【2】湿度。

湿度应保持在85-90%左右。注意湿度不要低于80%。否则,菌丝表面会形成干燥层,颜色就会停止。但可以在短时间内人为营造干燥的环境,使干湿交替,刺激菌丝生长,加快变色。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能忽视了其他。

【3】照明。

将光照调整为散射光照射状态,增加光照强度,采用增光的方法刺激菌丝生长。

【4】供氧。

变色期菌丝生长消耗大量氧气,必须做好通风,保证充足的供氧。

菇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强度

和时长。但不能大风,要以微风为主,切不能直吹菌棒。

    遇大风天气,采取反风向通风。

    注意协调好通风与加湿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二者之间的矛盾作用。

    【5】转色期面临季节不同的管理重点。

    香菇的种植,既有春季种植、也有秋季种植。所以转色期不是面临冬季,就是面临夏季。

    面临冬季时,要做好温度管理。通过人为增温、调节光照、调节通风时间(以中午通风为主)等措施,使温度达到菌丝生长所需最适宜温度,促进转色快。

    面临夏季时,会遭遇高温天气。在高温状态下,重点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安装防护网、灭虫灯、粘虫板等防治并消灭害虫。通过及时喷洒杀虫、防虫、消毒灭菌等化学药剂,加强预防和治理。

    三,出菇期。

    香菇的出菇期管理与转色期一样,依然是停留在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供应和病虫害的防治上。只是各项具体数值不同。

    ①温度。

    香菇的子实体在5~25℃之间均能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2~17℃,最适宜的温度是15℃。

    出菇期的初期,要对菌袋进行催蕾管理,以尽快现蕾。方法是在5~25℃之间,进行变温,用高低温交替,拉大黑夜白昼之间的温差,来刺激菌丝体现蕾。温差以大于10℃左右为最好。

    菌棒表面大部分现蕾后,把温度调节到最适宜温度。

    ②湿度。

    初期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这是最适宜现蕾的湿度。随着子实体的逐渐长大,可把湿度调节在80%左右。以适当的干湿差距,刺激子实体生长。

    ③光照。

    以固定光源散射光照射为主,增加光照,为诱导和刺激具有喜光性子实体生长。

    ④氧气供应。

    根据香菇的好气性,加大通风,使它的子实体生长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促进它生长。

    香菇的出菇期,脱去菌袋的菌棒,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由于空间湿度较大,温度在调控过程中,一时疏忽,就会产生高温高湿环境,促进杂菌活跃,因此,防治杂菌感染及害虫的侵扰,依然很是艰巨,所以,及时并按时喷洒灭菌灭虫药剂不能缺少。喷洒中,一定保证空间地面为喷洒点,不要喷溅至菇体上,既有害于菇体,也影响食品安全,必须做到做好。

    从现蕾到出菇,再到子实体成熟进入采摘,时间大致在一周左右。采摘后,应低温停水,养护菌棒3~4天后,进行下一茬出菇管理。

    自接种到采菇,时间不是很长,但所要进行的管理,感觉起来会是繁多复杂,但只要细心,精心,有责任心,调理好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就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来源:初始农人) 

查看更多: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 食用菌种植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如何科学栽培香菇
    如何科学栽培香菇
    如何科学栽培香菇?请指导香菇的栽培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种
    香菇栽培新技术
    香菇栽培新技术
    1.新型灭菌工艺在生产中,目前使用的灭菌是常压(少数高压)
    蘑菇如何控制螨虫?
    蘑菇如何控制螨虫?
    香菇怎么防治螨类?请指导的蘑菇螨包括红蜘蛛和真菌虱子。
    关键词:香菇;大田袋栽技术
    关键词:香菇;大田袋栽技术
    香菇传统的栽培方法是用段木栽培,需要占木材。这里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