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种新的珍稀外来蔬菜品种,主要产蒜薹和蒜苔,又名海蒜、洋蒜薹、平叶葱。百合科葱属,两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欧洲中南部,19世纪末传入中国。由于叶、假茎、花苔均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多用于代替蒜苗或脱水后出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2年,我所从国外引进“美国韭菜”。八年来在福建、广西、贵州、四川、上海、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等地累计种植9.75万亩,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
生长势强,株高70cm左右,假茎白如葱,叶扁如蒜,长披针形,叶互生,外有蜡粉,宽2.50 ~ 5cm,长30 ~ 50cm。圆形叶鞘产生假茎,外皮为膜状白色,实心蒜苔,横切面圆形,基部厚1厘米,长80厘米。耐寒性广,可耐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适宜日温18 ~ 22,夜温12 ~ 13。根系分布较浅,不耐旱涝,生产中必须及时灌溉排水。韭菜属于绿体春化型,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在4 ~ 5叶的苗期,经过5 ~ 8的长时间低温,花芽分化,然后与长日照相遇。18 ~ 照,很快就开始发芽生苔。当花苔长到一定程度,达到质量和产量时,在地面上剪下,剥去叶子和叶鞘,就可以打捆上市了。其产量高于蒜苔。这种生产方式成本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