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批准号:闽薯2011002作物品种:甘薯品种名称:福薯16号育种单位: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福薯1号/南薯88号特点:株型长匍匐,每株6 ~ 10条分枝,叶齿状,绿叶和叶柄,顶叶有绿化带。每株约有3个块茎,块茎呈吐丝状,皮红肉黄。两年平均干物质率为30.60%,比对照高3.78个百分点,出粉率为20.26%,比对照高3.29个百分点。口感评分为83.6分,比对照组高3.6分。对省区抗病性鉴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抗蔓割和中抗马铃薯瘟。马铃薯块的储存稳定性一般。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省甘薯区试,鲜薯平均亩产2,320.52kg,比对照金山57低19.80%,达到极显著水平,薯干平均亩产750.12kg,比对照低4.33%,不显著。2009年鲜薯平均亩产2206.69公斤,比对照低18.28%,达到极显著水平,干薯平均亩产632.01公斤,比对照低12.07%。两年鲜薯平均亩产2263.60公斤,比对照低19.07%,干薯平均亩产691.06公斤,比对照低8.03%。在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三个点的鲜薯平均亩产为2266.24公斤,比对照金山57低16.88%。栽培技术:早熟马铃薯应在6月底前种植,晚熟马铃薯应在6月底至8月中旬种植。早熟马铃薯亩种植3000 ~ 3500株,晚熟马铃薯亩种植3500 ~ 4000株。每亩施纯氮12 ~ 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 0.4 ~ 0.5: 1.4 ~ 1.6。底肥、点肥、夹边肥的比例,全生育期控制在140-160天之间。50000万元。及时防治斜纹夜蛾、卷叶螟等害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福薯16号为食用甘薯品种。鲜薯产量低,干物质率高,出粉率高,食用品质优良,薯块抗切蔓病,中抗薯瘟,一般耐贮。适宜在福建省种植。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认定)条例》,通过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