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又称银耳、银耳或银耳。是银耳科、银耳属、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类蔬菜。以胶状子实体食用。按生态类型分,有鸡冠花型和菊花型;按形状分,有粗花品种和细花品种。主要收获期为6 月至10 月。 (一)采伐要求
耳片完全展开,呈现极佳的洁白、透亮、柔软且富有弹性,是最佳的收获期。这时候,不管花的大小,都要采摘;采收过晚,穗块发黄变软,穗根发黑腐烂。采收时间以上午为宜,宜从基部采收。采摘后及时铺在竹席等铺垫上晾干。
(二)贮存特性及储运方法
银耳的贮藏特性与木耳相似。短期贮存参见菌类部分。周转转移必须使用填料、篮子、纸箱等包装材料。
(3) 上市质量标准
新鲜银耳要求子实体大而完整,色泽洁白鲜艳,口感细腻;耳根必须去除,无杂质;它必须用盒子和袋子包装。
(4) 处理方法
1.晒干
该方法经济、简单、易于实施。如遇晴天,将采收的银耳切去根部,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纱布放在竹筛上晒干。注意经常转动和小心操作,以防止损坏。一般天气好的时候,晒2天就可以晒干。晒干品水分略高于干品,不耐贮藏,只适合小规模生产。
2.烘干
不受气候影响,可大批量加工。将烘房预热至40-45,将修整干净的银耳送入烘房;初始温度为30C,当耳机的含水量下降到30%左右后,温度会逐渐升高到50-60C。烘烤6-10小时,待耳片接近干透(耳根未干透),再调低温度至30-40C至干(水分含量10%-13%) ).如果收获是晴天,可以在烘烤前先晒干。晒干结合制成的银耳,色泽好,香味浓。加工后应立即分档密封包装,贮存于低温、干燥、通风处。注意随时检查,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干银耳分级标准:
一级品质标准:整朵花圆形,直径4厘米以上,白色或略带米黄色,干燥(含水量在12%以下),果肉厚;没有耳朵、脚和杂质。
二级质量标准:全花圆形,直径3厘米以上,白色或微黄,干燥(含水量12%以下),果肉稍薄;
三级质量标准:全花直径在2厘米以上,颜色为白色或米黄色,果肉稍薄,干燥(含水量在12%以下),有少许穗足,无杂质。
4级质量标准:整朵花大小不一,呈米黄色或黄色,有一定斑点;有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