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肥主要由牲畜、家禽粪便、麦秸、稻草等制成,7月上中旬开始堆肥,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秸秆要先晒干切碎,粪便晒干碾碎。其他成分有少量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堆肥用清水或尿液浸湿,堆一层草一层粪,盖上草帘保持湿润即可。建桩后3-4天可进行第一次翻桩。如果水不够,可以加水提高温度。 7-8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堆肥加石膏粉1.5公斤。 11-12天后可进行第3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堆肥可加入过磷酸钙150克。堆肥后约13天,预发酵完成。趁热将物料移入菇房,铺在菇床架上,封好室内窗户,迅速将室温升至60左右,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约52C,保持4-7天。室内取暖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室内可保持一定的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栽培中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杀虫、杀杂菌的作用。并在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彻底消除氨味。由于嗜热微生物的活动,堆肥质地大大改善,蘑菇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