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利用空调栽培双胞蘑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近年来日本市场对双孢蘑菇鲜菇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我国入世后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双孢蘑菇鲜菇出口在国家创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由于国外消费者特别喜爱鲜菇,鲜菇出口的经济效益远高于蘑菇罐头(尤其是夏季,鲜菇的价格特别高),但同时也提出了国内生产企业“年产、年供”。 ”要求,而且对蘑菇质量和食品安全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显然,传统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外贸的要求,失去了很多商机(传统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是全国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无菌期),为充分把握商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国内一些食用菌生产企业改进了传统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采用冷气和保温材料在夏季生产双孢蘑菇,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笔者也对这种生产模式进行了实践考察,发现利用空调的栽培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温材料和小型省力机械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双孢蘑菇产业化栽培技术和我国生产实际。尚未解决。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供读者参考。 1、堆肥的制作1.1 堆肥配比【问题】:由于高温季节生产,空间菌孢子数量多。因此,堆肥的C/N尤为重要。一旦发酵后C/N过高,极易感染大量细菌,造成很大损失。配料时,往往由于草量估算误差较大或禽粪N%检测不准确,造成配料C/N误差。 【对策】:a每捆草都必须称重并严格称重。宁可多花点工夫和时间,也要做好这关键的第一步。决不能马虎造成生产损失。 b.建议氮源以饼肥为主,禽粪为辅。因为饼肥的N%比较稳定和准确,而禽粪的N%因饲料和含水量的不同变化很大。如果当地禽粪(或牛粪)资源极为丰富,而饼肥相对稀缺,则必须经过科学取样,准确检测N%后,大量使用。但是N%很难准确检测出来,所以在不太确定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少用禽粪。 C。不论是秸秆还是麦秸,在与禽粪、饼肥混合前,都要将草剪成6-10cm左右,便于拌匀。避免草长过长、混合不充分造成局部C/N失衡,导致杂菌感染。此外,草在剪短时也容易预湿。 1.2对于预发酵,夏季高温堆放物料时,只要C/N正确,物料温升是没有问题的,但物料温度往往会因日晒而过高。有时材料的中心可以达到82C到84C。一旦物料温度超过84,应立即揭膜,可提前一天进行堆垛。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料堆底部必须有通畅的通风管道。打桩时,要用木条搭成脊或用砖砌成通风道,以保证畅通。从而避免厌氧发酵。 1.3后发酵采用床架新鲜蒸汽进料控温后发酵。 59-63C巴氏杀菌6-8小时,然后开门降温到50-55C控制空调温度,一般在6-7小时左右培养有益菌(放线菌和腐殖质)天。 【问题】:预发酵终点判断错误。夏季堆放前容易过度发酵,造成后发酵时物料升温困难,需要引入大量蒸汽使物料过湿;前发酵煮过头会延长后发酵时间,造成能源和能源的浪费。 b.预发酵完成,物料上架后,层间甚至层内部分温差过大(大于4),无法合理控制整层温度物料堆积,管理不善,造成后发酵失败。 C。巴氏杀菌(59-63)时间过长,导致物料后期(空调阶段)产热困难;或巴氏杀菌前升温过快,导致大量冷凝水进入物料d、空调阶段(50-55)供氧不足。

【对策】:a后发酵床装料要快,减少热量损失;床料厚度以30cm厚为宜,不压料,两侧略紧,不塌陷;尽量从上到下装料,最上层可以稍微薄1.0-1.5cm,最下层可以稍微厚1.0-1.5cm。要求物料密度均匀,无致密大块,物料表面基本平整。 b.多插入几个测温探头,分布在各料层的不同区域,测量料温和空气温度;使用前,温度探头必须在50-60C水温下用水银温度计校准后方可使用。 C。在屋顶中心使用风扇进行内循环,以降低材料温度和空气温差。 d.插入体温探头后,关闭门窗,开启内循环34小时。当每层物料温差在3以内时,即可开始蒸汽加热。此时料温应在40-45,温度在32-36。 e.料温每小时上升1.5,不能太快,升温阶段温度不能高于料温; F。升温到62时关掉蒸汽,59-63保温7小时;如果物料温度一直在61-如果是63,则保持6小时,然后开门降温。 G。降温至50-55,微开底窗4-5cm,保持菇房内氧气充足;放置6-7天,待放线菌和腐殖质充分繁殖,物料无氨味。在这个阶段,内循环要一直开启。当料温低于50时,升温要慢,绝不能高于料温。 H。发酵后物料中放线菌和腐殖质较多,有甜面包香,灰黑色,H2O含量65%。 2、播种期、发芽期菇房管理2.1 温度控制菇房温度控制在:23.525;物料温度应控制在:26.5至28.0;不得超过30.0C。 【问题】:夏季高温时期,由于空调耗能大,中耕者常使菇房内温度过高,料面覆盖一层薄膜,物料蒸发缓慢,物料温度超过30.0,造成细菌丝的生长无力;或上下层温差大于2.5,导致温度难以控制,发芽期不一致。 [对策]:料温是滋生细菌的关键。物料温度的控制主要靠温度。对于活性较好的材料,材料覆膜后的材料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高34,因此需要多插入几个测温探头测量空气温度和材料温度。不同位置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生菌期间,内循环风机始终开启,以平衡不同位置的空气温度和物料温差。 2.2 菇房空气湿度控制:

80%~85%。

  2.3 病虫害防治

  【问题】:根据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实际情况和眼蕈蚊在菇房的发生规律,发现一般眼蕈蚊在播种后特别是在覆土期间侵入菇房(而不是仅在出菇期),在料温为27℃时,2-3周就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对策】:a.所以在覆土前对培养料加以保护或使用杀虫剂,是用药的最佳时间。定期地面、薄膜表面喷菊乐合酯(0.2%)既可防虫,也使产品无农药残留。  b.培养料表面盖上薄膜,既提高了料中CO2的浓度促进发菌,也使眼蕈蚊不能进入料内产卵。

  3. 覆土的制作

  【问题】:空调在降温的同时,吸走了覆土中大量的水分,致使喷水次数增多,影响菇质。因此,覆土持水率大小尤为重要。国外工厂化栽培采用泥炭土,但成本很高,菇农无法承受。

  【对策】:笔者通过反复实验,实践证明,将稻麦草打成粉末,按一定比例添加,可使覆土持水率大大提高,且菌丝吃土快而充分,产量高,只使用小型机械便可完成加工,具有推广价值。其制作工序如下:  a.切草:选用色泽金黄无霉变的稻草或麦草,用铡草机或铡刀切成2-4cm长。  b.粉草:用饲料粉碎机(筛孔孔径ф1.5mm或2.0mm)对切好的草段进行粉碎,一般用4KW电动机可粉草30kg/小时,111M2覆4cm左右厚度土,掺100kg干草粉最佳。  c.草粉的预湿及调节:用pH值12左右的石灰水来预湿草粉,每10kg草粉加石灰水10kg。注意:切忌草粉含水量过高,否则会造成土与草粉难以混匀,而成“小草团”状。  d.覆土及覆土制作技术:  ①、覆土材料的配比混匀及消毒  在预湿草粉的前一天,要浸泡好砻糠,一般用pH12-13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之后捞出,与已预湿的草粉混匀搅拌,边拌边喷1%的甲醛,使覆土含水量达到“手捏成团,甩手能散”的程度,堆成锥形后盖严薄膜,闷48-72小时。  ②、上土:  闷完之后掀膜,摊开土散尽药味,一般36小时后,喷0.2%菊乐合酯,使覆土含水量重新达到“手捏成团,甩手能散”的程度,然后上土,一般15-18cm厚的料上土4cm左右,厚度均匀一致。

  【注意事项】:

  ①、草粉的最大持水率一般可达80%-85%,掺入草粉后可大大提高覆土的持水率与保水力,此外,土中含有草粉后,使菌丝吃土更充分,更快(土内发菌点多,土中菌丝量大大增加,土内营养成分被充分应用,使产量明显提高。经对照试验发现,前三潮菇施用草粉的小区(100kg干草粉/111M2)平均达9.7/M2,而对照(不用草粉)则为8.2kg/M2,增产18.3%。

  ②、草粉是未经发酵的有机质,易污染,所以必须用pH12左右的石灰水来预湿否则混合好的覆土极易引起真菌性污染、病害。上土后也要喷一次进行防治。

  ③、南方有的山区偏砂土往往偏酸,所以在覆土配比混匀前测过筛后的干土pH值,若低于7.5,则拌入2-3%的石灰,使土的达到7.5。

  4. 覆土后的菇房管理

  覆土后要保持好菇房湿度(85%~90%),温度25℃~27℃;要经常在地面喷点水,使地表潮湿(不要积水),避免覆土失水过多,覆土后第三天趁菌丝刚开始吃土,土表又开始发干的时候,适当喷些0.5%的石灰水,以防杂菌滋生,并调节覆土含水量、pH值,并将料温降至26℃,这一料温最适合菌丝吃土。之后的几天里,也要时刻关注覆土含水量,因为菌丝吃土1cm后,对水分消耗很大,所以要及时补水,使覆土含水量始终呈“手捏成团,甩手能散”的状态,一般覆土7-8天后,菌丝吃土至土层厚度的4/5左右,此时便可通风,喷结菇水,在5~6天内将料温从26℃缓缓降至18.5℃。

  5. 出菇期的菇房管理

  5.1 菇房温度控制:17.5℃~19.0℃;

  5.2 料温控制在:18.0℃~19.0℃;

  5.3 菇房空气湿度控制:90%~95%;

  5.4 喷水管理:

  ①、原基形成之前:少量多次喷水,保持土壤最大含水量;  ②、原基形成之后:一般不喷水,保持好菇房空气湿度即可;  ③、原基长成黄豆大小后:可喷出菇水水,喷水量视原基密度和土壤水分而定,喷水后要立即通风换气,采收前一天不可喷水。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问题】:由于在高温季节生产,空间杂菌孢子数量较高,害虫活跃,繁殖快,极易大规模发生。

  【对策】: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竞争性杂菌、寄生性真菌、病原性细菌、以及各种害虫和病毒的侵害,特别是害虫,能在不同菇房之间移动,并携带其他杂菌孢子,因此,在菇场中,应注重对害虫的综合治理,特别是菇蝇的防治,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菇蝇存在于双孢蘑菇工厂的各个角落,一般在双孢蘑菇发菌和覆土阶段就开始侵入栽培房,在第一潮菇采收之前,就有大量成虫出现,因此,应尽早地采取措施,防止造成较大的危害。结合对双孢蘑菇栽培菇场的实践考察,宜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对培养料应进行良好的发酵处理,使培养料中的营养充分转化成双孢蘑菇易吸收的营养成分。  ②、在运输培养料的过程中,铲车、工作人员以及场地等应事先清扫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③、培养料上床后,应及时覆盖薄膜,防止菇蝇直接在培养料上产卵,并及时清理掉菇房中残留的培养料,防止其成为菇蝇和其他病虫害的栖息场所。  ④、在菇房的工作人员应每天更换衣物,相关用具在每次使用之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特别是采菇工人使用的物品和工具。  ⑤、控制人流和物流的方向,应从新菇房向老菇房流动,防止交叉污染。  ⑥、采菇时菇根、死菇要搞干净,土表大坑要填回去;  ⑦、定期地面喷菊乐合酯(0.2%)来防虫;如发现个别区域有真菌病害,及时撒上食盐和石灰的混合物(50%+50%),覆盖掉发病区域;  ⑧、转潮期喷0.1%~0.5%的漂白粉,防止细菌发生。  ①、在栽培周期结束后,应对培养料进行蒸出,杀死菇房及培养料中残余的病虫害。

标签: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 怎样食用菌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生物物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蘑菇,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材料准备栽培1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通风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现在秋天到了,气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很大。昼夜温差10-1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