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的床架式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床架栽培技术一、背景情况双孢蘑菇又称蘑菇、蘑菇,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蘑菇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国外西餐的配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我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出一套白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2.生物学特性l营养双孢蘑菇是一种腐生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配料时,必须在秸秆中加入适量的粪便(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的粪便等),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元素.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 2、温度双孢蘑菇菌丝体的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18-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2,最适温度为14-16。 3、湿度堆肥含水量60%左右,覆盖土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为85%90%。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生长。 4、酸碱度:双孢蘑菇应呈微碱性,酸性不利于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5-8,最适宜为7.0-8.0,入棚前应将堆肥的pH值调至7.5-8.0,土壤颗粒的pH值应为8-8 . 8.5.采菇一段时间后喷水时适当放些生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抑制杂菌的生长。 5、空气双孢蘑菇是好氧菌,需要通风良好。搭棚方向应为南北向,屋面膜与下方围膜的接缝处应能从出风口看到。 6、光照双孢蘑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需要光照,在一般散射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不能在强光下暴晒。子实体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纯白肥厚。光照太强,生长中的子实体表面发硬,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是高产的重要前提,栽培时间根据自然温度确定。在红塔区,发酵菌种一般应在7-11月份种植。即考虑秋茹、冬茹的种植,3-7月气温过高,易感染杂菌,无收成。 3、菇房的选址与建设菇房的选址要求土壤为白粘土,位置通风良好,水源清洁充足。菇房的长宽根据田地面积确定。一般每亩地可搭棚。床面长8米,宽1.2米,走道宽0.75-0.8米。四、配方1、秸秆1600-2000公斤,尿素35公斤,油干18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40公斤,石膏40公斤,食盐2公斤。 5、堆肥的堆肥和发酵堆肥一般采用二次发酵,也称前发酵和后发酵。前发酵在棚外进行,后发酵在灭菌棚内进行。前发酵需要20天左右,后发酵需要5-7天。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2-28天。 1、秸秆堆肥预湿秸秆预湿在堆场进行。一般在浸透秸秆时,在事先准备好的堆垛植物中,根据种植量确定大小,在地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堆垛时将秸秆掰断。草尖相对,草根略向外倾斜叠放。浇水时,水顺着草根流下,将秸秆全部浸湿。每天浇水一次,重复三次,以充分吸收足够的水分。边钓鱼边建堆。堆好后,每天给堆顶浇水。以堆底溢水为准,34天基本吸足水分。 2、堆料需要宽2米,高1.5米,长度可根据种植量确定。筑堆时,每隔一米竖立一根直径约10厘米、长度1.5厘米以上的木棍。堆放后拉出,自然形成通气孔,增加物料中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均匀发酵。堆料时,先铺一层稻草(约25厘米厚),再铺一层配料。 5米,上面铺满食材。

堆肥时每层都要浇水,做到底层少浇,上层多浇。以次日桩周围有水溢出为宜。堆料时注意料堆四周边缘尽量陡峭,料堆底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大,这样可以保持料堆内的温度更好的。料堆不能堆成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梯形,这样不利于保温。 3、翻料(发酵) 翻料时,料料最里层和最外层要翻到中间,中间料要翻到里层和外层。每次翻堆肥时,应按规定顺序加入化肥等辅助材料。如果材料太干,请适量浇水;雨天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雨淋,晴天再揭去塑料薄膜。一般情况下,料堆在建桩后第二天开始升温,第三天料温升至70以上,打桩后料温开始下降大约两天。一边翻堆一边撒入配料,均匀铺开。重新堆桩后,料温升至70以上时,保温2天,再进行第二次翻堆。每次翻堆时检查材料的pH 值。如果太酸,可撒适量石灰粉结合浇水,保持PH值在8左右。发酵物呈浅褐色,无臭味和氨味,质地柔软,失去韧性,但有弹性。 4、后发酵(也叫二次发酵) 发酵好的物料趁热搬进棚内,最多堆放三层。用蒸汽加热发酵,当物料温度升至60时,保温6小时,进一步杀灭细菌和害虫。然后让料温降至52并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通风两次,每次15分钟。如果物料干燥,可根据物料的酸碱度喷洒石灰水。之后,开始传播材料。材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涂抹材料时,应轻轻拍打。发酵后的物料应呈棕红色,有大量白色粉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如果用手握住,手指间会有水纹,可以握住。结块,摇匀,PH值7.5左右。六、栽培管理1、播种温度低于27时开始播种。一般将菌量的3/4撒在材料表面,用小叉子刺入材料厚度的一半,轻轻摇动,使细菌均匀分布到材料中,然后将剩余的将1/4的菌种均匀撒在材料表面,用木条拍打压实。播种后要盖一层报纸;如果棚内温度高,保温性能好,也可以不盖报纸。 2、播种到覆土为发芽期。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播种后1-2天,一般密闭不通风,以保暖保湿为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此时应加强

通风,使料面菌丝向料内生长。菇棚干燥时,可向空中、墙壁、走道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3、覆土材料的处理  理想的覆土材料一般多用稻田本土,应取表面15厘米以下的土,经过烈日暴晒,最好呈颗粒状,小粒0.5~0.8厘米,土块1.5~2.0厘米,然后掺入1%的石灰粉,喷甲醛及0.05%的敌敌畏,堆好堆,盖上塑料薄膜闷1天后掀掉薄膜,摊堆散发完药味即可覆土。   4、覆土 大约15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的2/3,这时应及时覆土,覆土后要用3天的时间喷水,让土料充分吸水,但水不能渗到料里,喷水时要做到勤、轻、少。覆土层的厚度为25~30厘米。   5、出菇管理  覆土后经20天左右开始出菇,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在此间一般不能往料面上喷水,过湿透气不良,菌丝难伸入土层,过干菌丝稀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菌丝很快长得洁白旺盛,当菌丝布满料面时要喷重水,让菌丝倒伏,这时喷水也称“结菇水”,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此后停水2~3天,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菌丝扭结成小白点时,开始喷水,这时喷水称“出菇水”,增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控制温度在12~18℃,随着菇量的增加和菇体的发育而加大喷水量,喷水时要加强通风,高温时不能喷水,采菇前不能喷水。  当蘑菇长到黄豆大小时,每天喷一次水,以促进幼菇生长。之后,停水2天,再随菇的长大逐渐减少喷水量,一直保持到即将进入菇潮高峰,再随着菇的采收而逐渐减少喷水量。应注意,喷水时要做到勤、少、细,阴天少喷,雨天不喷。  出菇阶段,每天都要采菇,根据市场需要的大小采,但不能开伞,采菇时要轻轻扭转,尽量不要带出培养料。随采随切除菇柄基部的泥根,以防影响商品价值。轻拿轻放,碰伤处极易变色。  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采过菇的坑洼处再用土填平,保持料面平整、洁净,处理完毕,再重喷一次1%的石灰水之后,按常规管理,大约 7-10天又出现第2批菇。一般采收4-5批菇,采完3批菇后,应疏松土层,打洞,改善料内的通气情况,并在采菇后到新蕾长到豆粒大前喷肥。  七、塑料棚的处理   在后发酵料进棚前,大棚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杀虫。用水浇灌一次,通风散湿,当地面不黏时,把生石灰粉均匀撒于地面,每平方米0.25千克,喷洒1605农药或敌敌畏。进料前3天,再按每立方米用10毫升的甲醛消毒,进料前通风,保证棚内空气新鲜,以利操作。  八、栽培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菌种不萌发、不吃料、只在料面生长及出现萎缩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当料有氨臭味时,应在料内戳洞,加强通风换气。若料偏干,可每天向覆盖的报纸喷水两次。料过湿要加强通风,遇高温,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属菌种原因,应及时更换菌种,进行重播。   2、覆土后菌丝生长不良 覆土后3~5天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稀弱无力,严重者料面见不到菌丝甚至发黑,是菌丝萎缩所致。主要原因是覆土后喷水过多过急,造成因缺氧而致使菌丝窒息萎缩。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降低培养料湿度,以利于菌丝恢复爬土。   覆土材料偏干,pH值低于5,含盐量高时易导致菌丝在料中生长不正常,迟迟不上土。   当菌丝长出土层表面持续2~3天遇到高温、高湿环境,菌丝就会徒长,形成一种浓密的、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被层,防止菌丝徒长结被的措施是:当菌丝刚长出覆土层,就要及时加强通风,使土面干燥,促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并及时喷结菇水,以利于原基的形成。若加强通风也不能使菌丝倒伏时,就应喷0.5%石灰水。如果土面已有菌被,可用小刀或竹片将菌被挑弃。   3、锈斑病   子实体出土后,若喷水后不及时通风,由于空气湿度大,菇表面水分蒸发慢,菇盖上积聚水滴的部位便会出现铁锈色的斑点,虽然斑点不长入菌肉,但会降低蘑菇品质。   4、疣孢霉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均会出现疣孢霉菌,应做好土壤消毒。在盖土前可用石灰水打或人式拔除,也可用食盐兑水喷。   5、空心菇  在出菇期间,若温度高,子实体生长迅速,水供应不足,就会在菌柄产生白色疏松的髓部,甚至菌柄中空。有时也会因气温低,子实体生长缓慢,在床面因停留时间过长而形成空心菇,应及时调整覆土含水量,并适当进行间歇喷大水。同时注意温度的调控。   6、硬开伞  当气温变化幅度大,昼夜温差达10℃以上,加之空气湿度小和通风过多时,易使正在生长未成熟的子实体开伞或出现龟裂。覆土层过薄,也可形成硬开伞。   7、群菇  许多子实体参差不齐的密集成群菇,既不能增加产量,又浪费养分和不便于采菇,群菇的产生与菌种特性和播种方式有关,一般老化菌种和采用穴播方式易产生群菇。可采用混播法,或在覆土前把穴播的老种块挖出,用培养料补平。   8、红根菇   出菇前高温阶段用水过多或培养料偏酸或葡萄糖过多以及通风不良等易产生红根菇。使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2%~25%之间,避免高温喷水,追肥得当,喷些石灰清水,可预防红根菇。   9、线虫、菇蚊、菇蝇、旱螺、蜗牛可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施或物理防治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生物物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蘑菇,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材料准备栽培1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通风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现在秋天到了,气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很大。昼夜温差10-1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