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菌种,无论是自种还是进口,都必须经过出菇试验。确认是高产优质菌种后,方可扩大生产,避免经济损失。合格菌种质量要求(供参考): 菌丝淡黄色透明,厚垣孢子多或无(因品种不同),整瓶菌丝分布均匀,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约65%)。 菌株适龄、新鲜、健壮、生长势强。 无细菌、无害虫。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菌种: 菌丝白色透明,无厚垣孢子或很少,属于幼龄菌种,须继续培养至适龄后方可使用。 菌丝体逐渐稀少,但有大量厚垣孢子充填物。菌丝黄色,密实如菌盖,上部菌丝皱缩。 菌丝稀疏、透明、纤细如蛛丝,说明菌丝吸收养分不足,菌丝分枝少。常因堆肥杀菌不彻底,草料表面有大量枯草芽孢杆菌,影响草菇菌丝体对养分的吸收。因此,不应使用此类菌株。 菌丝体逐渐死亡,袋壁覆盖一层爬行粉,为害虫、螨虫所食,应消灭。 菌袋重,菌丝生长不旺盛,厚垣孢子堆积成团,这是培养料湿度过大造成的,菌种质量不好。 菌丝致密,呈白色,有时有小菌核,可混杂杂菌。如果瓶内长出墨汁状的蘑菇,则证明该蘑菇已被感染,应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