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开发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龄球状,一类是柱状蘑菇。前者形状好、色白、价值高,但生物效率低。一般商品生产的生物效率约为40%~60%。这些可以超过120%。现以柱状菇为例介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菇农参考。加强基质的营养,使其全面均衡。生产中出现的出菇不均、产量低的现象,与基质中缺乏营养有直接关系。即使以棉籽壳为基料,也缺乏大量的营养成分。必须人工配制和补充,使菌丝体有足够的营养支持。现在有两种食谱可供选择:
1、棉籽壳70公斤、木屑20公斤、麦麸10公斤、豆饼粉2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石膏粉1.5公斤、石灰粉0.5公斤、尿素0.3公斤、1公斤蔗糖立体营养素食用菌蔬菜0.5袋。 2、木屑70公斤,棉籽壳、麦麸、玉米粉各10公斤,豆饼粉5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石膏粉、石灰粉各1.5公斤,尿素0.6公斤,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华。
加强毛发菌的管理,使其充分成熟。研究发现,杏鲍菇虽然不需要像白灵菇那样较长的后熟期,但菌种长好后调节温度使其充分成熟,是蘑菇大小整齐均匀的重要一环。
加强疏芽管理,确保优质高产。杏鲍菇疏芽是大多数菇农遗漏的技术环节。这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经营得当可使商品菇增产1020个百分点。
子实体生长期保持棚内温度15,棚内湿度85%95%,空气相对新鲜,散射光弱。其余的管理和往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