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杏鲍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其子实体肥厚、脆嫩、风味极佳、口味独特,其药用功效可提高免疫力、抗癌、降血脂、润胃、美容[2],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内外消费者。赞成。我国于19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栽培。商业化种植规模还小,技术还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对杏鲍菇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其生物学特性、菌种选择和栽培技术等方面[2-6],各级杏鲍菇生产研究尚未见报道。但杏鲍菇菌种在生产中的制备过程中存在菌丝生长缓慢、生长弱等明显问题。杏鲍菇菌种培养基的优良配方,促进了杏鲍菇栽培产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菌株杏鲍菇3 号1.2 实验设计1.2.1 母种培养基配方本实验初步选取8 种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对比研究,选择适宜生长的培养基筛选出杏鲍菇亲本。 Formula 1(PDA培养基)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常用培养基作为对照。 The composition of each medium formulation is shown in Table 1. Table 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nal Training Formula Credit Currency Number of Tudou Cotton Seed Citrus Pleurotus Pleurotus Pleurotus Pleurotus Portrait Glucosamoglobulin 胨1 200202 200 202053 100 50202024 100 1002085 100 5020200502087 200050 202002020 15 Note :除配方1外,其他治疗应加KH2PO4 3g,MgSO4 1.5g,维生素B1 2片。 1.2.2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本试验选取生产中常用的8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进行对比研究,选择适合原种和栽培种生长的配方筛选出杏鲍菇的数量,以最常用的配方4作为对照。各配方组成见表2。 表2 原种及栽培品种培养基配方组成培养基编号麸粒棉籽树皮锯屑麸皮玉米粉蔗糖石膏1 98 22 65332387 10 1 2482 15 1 2582 105 1 2677 20 1 27414115 1 28 8215 1 2 备注:配方1麦粒预处理2:麦粒用冷水浸泡12小时,用水煮沸。锅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使麦粒熟透,胀而不碎,切后无白心。用水冷却最后沥干摊开,擦干表面水分,将石膏拌入麦粒中装瓶。 1.3 试验方法1.3.1 不同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母培养基按常规配制,分装。每个配方有5个90mm18mm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分装培养。基15mL制成平板培养基,常规灭菌后接种等量(8mm菌丝盘),然后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2天测定菌丝生长情况,将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观察比较培养基,当某配方的菌丝覆盖培养皿时,停止试验。 1.3.2不同原种和栽培品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使用750mL罐装瓶,每个配方包装10瓶,灌至瓶肩。料水比为1:1.31.5。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每管母种接4瓶原种,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记录满瓶菌丝的天数。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亲代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测量菌丝在平板培养基上8天的生长情况,计算平均增长率,记录菌丝生长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杏鲍菇母种菌丝在8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情况明显不同。其中配方6和配方4菌丝生长最快,菌丝生长速度分别达到5.187mm/d和5.156mm/d,生长良好;生长最慢的是配方7,菌丝体生长速度仅为4.312mm/d,生长较弱。

F检验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配方间菌丝体生长速度存在极显着差异,配方6和配方4菌丝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配方1(对照),配方7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配方1(对照)。极显着慢于对照,而配方5、8、2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从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最适合生产杏鲍菇原液的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 表3不同母培养基对杏鲍菇原液菌丝生长的影响杏鲍菇与生长率差异显着性分析(LSR法) 培养基数生长率差异显着菌丝生长势度/(mmd-1) 0.05 0.0165.187 a A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色、厚实且扭结成菌丝簇45.156 a A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色致密且扭结成菌丝

团    3    4.968   ab  AB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    5    4.906   bc  ABC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    1    4.718   cd  BCD 菌落边缘稀疏,菌丝洁白,略显羽毛状     2    4.625    d  CD 菌落边缘稀疏,菌丝白,略显羽毛状    8    4.593    d  DE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    7    4.312    e   E 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白  注:表中结果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

2.2 不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杏鲍菇菌丝在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均长势良好,但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菌丝长满瓶的天数及其差异显著性分析见表4,可以看出,菌丝在配方1中生长最快,仅用15.9d就长满培养基,其次是配方7、2、8,其菌丝生长速度也较快,而在配方3和4上生长最慢,长满培养基分别用了26.6d和26.5d。通过F测验及多重比较表明:配方1、7、2、8、5、6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极显著地快于配方4(对照),其中配方1、7、2、8中的菌丝长速与配方5、6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而配方3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配方1、7、2、8为较理想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麦粒种(配方1、2)成本较高,菌丝易老化,不耐贮存,而配方7和8中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菌种老化慢,较耐贮放。综合考虑可知,麦粒菌种适合于生产上急需时做快速制种,长满后要尽快用完,而配方7、8更适合用于生产上常规原种、栽培种的制备,长速较快,又能短期存放。

  表4 不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差异显著性分析(LSR法)

  培养基 长满天 差异显著性   编号  数/d 0.05 0.01   3  26.6  a     A   4  26.5  a     A   6  25.3  b     B   5  24.2  c     C   8  19.9  d     D   2  19.8  d     D   7  19.2  d     D   1  15.9  e     E  注:表中结果为10次重复的平均值。

3 讨论3.1 杏鲍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及碳氮比(C/N)

  腐生型食用菌是食用菌中最大的一群,靠分泌胞外酶分解基质中的有机物而生活,据腐生菌分解的基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木腐生菌和粪草土腐生菌。目前大多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均属于木腐菌,但许多木腐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并不强,以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而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生长发育要求丰富的碳源和氮源[4]。兰瑞芳等[5]以杏鲍菇、双孢蘑菇、美味侧耳、茶薪菇、凤尾菇和香菇的新鲜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其中漆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杏鲍菇中漆酶酶活最高。而漆酶在木质素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发现,以木屑为主料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7和8)中菌丝生长速度均极显著快于纯棉子皮为主料的,从而也证实了杏鲍菇菌丝确实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能力,与其漆酶酶活高相一致。另外,各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均需要适宜的C/N,宫志远等[6]以合成培养基研究表明杏鲍菇母种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适宜的C/N为40:1~70:1,最适C/N为60:1。本研究中用的母种培养基为生产上常用的天然培养基,由于是浸煮液,不能算出较准确的C/N;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各配方的C/N经计算在25:1~100:1之间,各培养基上菌丝均长势良好,但菌丝生长速度与C/N无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菌丝对不同主料的分解程度不同有关。可以利用主、辅原料相同的配方调节其C/N来进一步研究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C/N。

3.2 最适宜的原种、栽培种配方

  由于原种、栽培种用种量大,占据空间大,很难冷藏保存,而生产上又难以避免原种、栽培种的短期存放,因此,与母种不同,选择适宜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菌丝的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外,还应考虑培养基配方中原料的来源应广泛,成本要低,同时要考虑菌种的耐贮性。在本研究中,虽然麦粒种长速最快,但它的成本高,老化快,前处理烦琐,如果时间紧,急需菌种时可选用;而配方7和8中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而且原料成本低,菌种老化较慢,较耐贮存,因此是生产上最适宜采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标签:
  • 菌种选育技巧
  •  
  • 菌种选育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杏鲍菇栽培季节及培养料配方
    杏鲍菇栽培季节及培养料配方
    耕作季节杏鲍菇是低温菌种,从播种到出菇大约需要50-60天
    导致杏鲍菇发菌期延长的原因
    导致杏鲍菇发菌期延长的原因
    菌株活力弱。菌袋内物料过紧或含水量大于65%,因菌袋内氧
    杏鲍菇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
    杏鲍菇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
    杏鲍菇又名杏鲍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肥嫩脆,色泽乳白
    杏鲍菇出菇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
    杏鲍菇出菇期间病虫害防治技
    1.变形蘑菇(1)症状:子实体生长成不规则形状,即畸形菇,从而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