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快修好农机具,备好种子和肥料,及时顶浆清茬、施肥、起垄、镇压、抗旱、整地。
2.掌握土壤墒情,及时抢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3.选择早熟耐密品种,避免异地种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对于单粒播种的地块,要特别注意精细整地、种子发芽试验、种肥隔离等关键技术环节。适当增加播种量,减少缺苗、断条,保证密度。或者是水改旱地的低洼地不适合精量播种。
5.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技术方案。虽然今年土壤墒情较好,但由于气温较低,种子在土壤中发芽时间较长,增加了丝黑穗病的侵染机会,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因此,应提醒农民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防止丝黑穗病,丛生苗较多的地块应使用含7%以上克百威的种衣剂包衣。
6.由于雨水控制赤眼蜂的局限性,去年的控制效果并不好。应采用球孢白僵菌堆积、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颗粒剂等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
7.土壤墒情好的地块要根据地温和土壤墒情的变化及时播种。
8.科学选肥用肥,推行配方施肥。尽量分期施肥。施肥玉米后期有去肥现象或依赖增加施肥量,降低了化肥的利用效率。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9.在播种方式上,要杜绝手推播种车播种,提倡机械精量播种。
10、大力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培肥技术、苗期深松技术、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赤眼蜂、白僵菌和化学药剂综合防治)、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等。
11.增加高产创建面积和示范片数量,充分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