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式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医生服务的工作内容
「健康状况的早期知识」-个人健康评估和规划。
首先,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年初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衡量和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化健康计划。让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还知道如何自我干预。年底服务完成后,我们会评估效果,调整下一年的服务计划。
「健康资讯早期知识」-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
根据签约家庭的健康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向签约家庭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每年至少一份,并做好知识解读。
及时向签约家庭通报健康课、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每年不少于一份。
“分类服务,我主动”——健康咨询与指导服务
根据居民不同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每年至少提供4次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
“贴心服务到我家”——为空巢、行动不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上门服务可以包括:体检、康复、护理、中医适宜技术。
“慢性病用药可打折”——对医保社区目录内新增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药品,取消个人预先承担的. 10%费用。
以上服务为基本服务。
家庭服务工作流程
宣传。社区卫生服务队通过各种渠道与辖区家庭取得联系,宣传解释家庭医生服务,充分告知并指导居民签订协议。
签合同。根据自愿原则,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号,存入家庭健康档案,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需求,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具体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一年签一次。
服务。根据协议,各团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各项服务细节记录在健康档案和工作表格中,以供评估。
评价。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评价,并根据居民反映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内容和质量。
总结一下。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填写《家庭医生式服务月报表》,定期汇总上报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