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一家外企的销售公司,去年12月被公司无情辞退。几个月后,小明在招聘网站上不停地投简历,终于在今年3月初获得了一家同领域私企的青睐。现在面试就要开始了.
HR:首先非常感谢你来我们公司面试。请自我介绍一下!
小明:在外企从事销售工作两年,积累了很多相关工作。我希望与贵公司有新的合作。HR:能告诉我你辞职的原因吗?
小明:现在经济环境不好,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人事调整,我被裁了。
HR:你上一家公司有多少员工?
小明:250人左右。
HR:公司裁了多少人?
小明:三分之一。
HR:你们销售部裁了多少人?
小明:只剩一个部门经理了。
HR:你在上一家公司经历的最不成功的事情是什么?或者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小明: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完成业绩指标,感觉工作压力太大,但是压力无法转化为动力。……
这个案例来自于最近的‘缩水黄金三月,你要去哪里?’沙龙,当天一个职业发展顾问和资深HR扮演' HR ',两个正在找工作的下岗人员扮演'小明',现场模拟'下岗后如何应对面试'的场景。
专家评论:
危机出现,裁员滚滚而来。在3月的求职高峰中,重新就业的被裁人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人群。面对HR一步步的‘欺负’和‘利诱’,本来就心情大起大落的被裁人员如何解释自己的裁员行为?我们应该隐瞒还是说出真相?如何在面试中恰当地表达被裁的经历,成为了再就业者求职中的一道坎2!
HR候选人的下岗经历
面试时,HR关注应聘者的三个要素:一是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或企业文化;第二,是否存在性格缺陷;第三,是否有发展潜力做好。围绕这三个关注点,HR会对应聘者进行面试。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HR经历了对应聘者的裁员可以理解,但HR真正关心的是应聘者被裁员的原因。是经济形势所迫吗?还是自身原因?如果是自我原因,那就是无能?还是人际关系不好?虽然现在形势不好,但是企业裁员总是有选择性的。为什么只裁你,不裁别人?如果应聘者不能很好的解决HR的问题,那么申请的成败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