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百草发芽,百病发作”,也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因为温暖多风,春天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因此,风寒、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容易侵袭人,体弱多病的老人更应注意。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劳,这就是所谓的“春困”。
早春
特点:阴寒渐退,阳气开始生长,乍暖还寒。
饮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适当食用一些葱、姜、蒜、韭菜、芥菜等,既能祛阴寒,又能帮助春阳生长,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这个时候要少吃生冷的食物。营养的构成应该是高能量的,除了谷类制品,还要选择
大豆、芝麻、花生、
核桃
等食物及时补充能量。优质食物中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如鱼、鸡、瘦肉和低脂乳制品。酪氨酸是大脑中产生警觉性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有助于应对“春困”。
春季的第二个月
特点:肝气随万物生长而旺。肝火亢盛会损伤脾脏,影响脾胃的运化。
饮食: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季宜存酸增甜,以保脾气。”适当吃些大枣、蜂蜜、锅巴等滋养脾胃的食物,少吃酸的或油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时,各种营养丰富又有食疗作用的野菜纷纷上市,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可以选择适当的量。除此之外,还有山药、竹笋、豌豆苗、韭菜、香椿叶、扁豆、菠菜、菜花等。在春季食用也非常有益。
晚春
特点:气温逐日升高。
饮食:清淡。除了适当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和蔬果外,可以喝绿豆汤、红豆汤、酸梅汤、绿茶等,防止体内积热。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辣椒、花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止邪热化火,患疮、痈、疖等疾病。
【饮食宜忌】
富含维生素C:大白菜、油菜、
甜椒、番茄等新鲜蔬菜;柑橘、柠檬和其他水果。
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
富含维生素E:芝麻、青菜、菜花等。
富含钾(钾有抗抑郁作用):
葡萄干、橙子、香蕉、苹果等。
油腻的菜肴会使人饭后感到疲倦,表现为体温和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
吃咸的菜对身体不好,还容易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