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养殖技术需规范


石斑鱼产业面临的问题很多,想要发展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石斑鱼肉质细嫩、味美、活体运输方便、种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等特点,决定了石斑鱼在我国南方海水养殖中的重要地位。各方养殖研究力量都聚焦于石斑鱼,技术进步促进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南方,在北方,工厂化养殖石斑鱼的势头也很好。

1 育种技术促进了养殖业

苗木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之前,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是鱼苗。 80年代,台湾石斑鱼苗产量上升,部分石斑鱼苗进入大陆,推动了大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开始对石斑鱼人工繁殖进行攻关,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

支持石斑鱼苗业的两项技术目前,支持石斑鱼苗业的主要是亲鱼网箱养殖和石斑鱼池塘生态养殖。再说说网箱养殖亲鱼,利用自然海域作为养殖场,无需特殊技术手段改造环境条件,因此养殖亲鱼规模大,成本低。采用该技术,海南省每年产石斑鱼受精卵达10吨,相当于100亿个受精卵。从需求来看,以现在的养殖规模,不需要那么多的受精卵,但是以现在的育苗水平,这样的数量是很有必要的。

支持石斑鱼苗产业的另一项技术是池塘生态育苗。它基于网箱养殖亲鱼的技术。产卵多,价格不高,可以随意放生。数千军队从事石斑鱼养殖。优点是生产条件简单,生产规模大,成本低;缺点是露天养殖受自然条件特别是天气条件的限制,无法防止鱼苗被感染,养殖效果极不稳定。

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提高育苗水平!目前的人工育苗技术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有人认为石斑鱼养殖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想在过去的5到8年里,有上千的军队在从事石斑鱼苗种繁育。可以说,从养殖技术的角度,该想的方法有人想了,但育苗水平并没有提高,育苗成活率一直停留在5% 到10%。这是由采用的育苗方式决定的,还是由这种开放的育苗方式决定的。亲鱼和幼苗在开阔水域养殖,亲鱼会给后代带毒。集约化养殖随时可能传播疾病,防不胜防。

如果防病没有新的突破,就发展新的育苗方式,否则就是碰运气。运气好的时候比较好,运气不好的时候就没那么好。可以预料,不会有根本性好转。提高育苗水平路在何方?我们知道,目前受精卵的生产和塘苗的生产是相互适应的,两者是互为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新的亲鱼育种方法和新的育种技术也需要相互适应,否则很难独立存在。

山东采用循环水在车间育苗,生产条件可严格控制。如果将无毒的受精卵放在车间培养,是否有希望不受或较少受病毒影响?石斑鱼人工繁殖是否有可能成为新技术?方向?

2 育种效益决定品种更新

苗数确定后,是石斑鱼人工繁殖在质量效益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初始阶段。养殖品种的选择受苗种限制,养殖品种以青斑鱼为主。后来,斑斑鱼的人工繁育获得成功,斑斑鱼因其生长速度快、价格好,一度成为人们竞相养殖的品种。在杂交成功后,珍珠龙胆以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的优势,几乎一夜之间就取代了马鞍斑,同时降低了绿斑、虎斑、东方星斑的养殖比例到一个非常小的。的立场,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选择养殖品种的潜在风险大家都喜欢养殖珍珠龙胆,原因很简单,——生长快,肉质好。然而,整个行业都在关注珍珠龙胆,潜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同品种大量养殖,首先是市场价格出现问题。一个品种的产品大量上市,势必影响市场价格;疾病也随之而来,比如今年海南大面积流行的腐烂病,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但病因至今不明。

面对大家养殖珍珠龙胆的情况,养殖品种的选择需要理性。我们应该做什么?一是养殖企业要理性选择,不要跟风。不能简单地考虑快速增长,应根据自身养殖条件增加一些其他品种。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供育种者选择。

杂交育种是目前有效的手段,但应加强对杂交育种的管理。从目前情况看,杂交选育优良品种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珍珠龙胆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杂交品种。同时具有鞍石斑生长快、褐斑鱼摄食凶猛的特点。食量大,生长快,肉质好。几乎全年都可以繁殖。你能找到类似的混合组合吗?目前青龙旗、杉虎旗、鼠虎旗、鼠龙旗,都比不上珍珠龙胆。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培育了大量的杂交品种。将杂交种引入天然水域可能会对自然物种的基因库产生负面影响。希望引起政府和农民的重视。建议杂交种只能在工厂车间或隔离培养。在条件好的池塘养殖,不要在自然水域使用网箱养殖。

3 饲料推广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杂鱼投喂问题是,养殖户每天早早去市场收购小杂鱼,运到鱼排或鱼塘清洗、切碎、投喂,既费工又费时。价低时多买多喂,价高时少喂。禁产期间,只能从冷冻工厂购买,不能满足鱼类生产需要;第三,直接喂小杂鱼,容易带入各种病原体。特别是小杂鱼不新鲜时,会引起疾病;四是小杂鱼容易污染水质,增加换水成本,也增加防病压力。一户养殖管理起来比较容易,但企业规模化养殖,采购经营管理不便。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功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可能。应继续大力提倡推广使用配合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可能随着饲料营养研究深入,人工配合饲料用于石斑鱼养殖已经完全可能,各种节约动物蛋白的有效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成本,大量营养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但由于习惯的原因,小杂鱼仍是目前石斑鱼养殖主要饲料,大约占总饲料用量的90%左右。

  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的成本有人做过饲料成本分析,近年来随着石斑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冰鲜杂鱼的价格也不断提高,从1.5元/斤涨到了1.8元~2.4元/斤,休渔期价格可高达3元/斤。小规模的养殖实验,石斑鱼小冰鲜鱼喂养的饲料系数4.5~4.8,鱼排上实际养殖的饲料系数6~8左右,池塘稍低一些。有人做过按照杂鱼的平均饵料系数5.0计算,每斤鱼的饲料成本需要9元~12元,而使用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系数只有1.0,饲料成本也只有8.5元/斤。

  4对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期待

  石斑鱼让人束手无策的顽疾石斑鱼病害防控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重要原因。目前,石斑鱼养殖中的几个主要疾病有: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弧菌(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等)引起的溃疡病,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死亡,神经坏死病毒引起的育苗期神经坏死症,虹彩病毒引起的标粗期黑身等。还有一些新出现的不知病因的病害,都在养殖中产生重要影响。

  刺激隐核虫(俗称小瓜虫)病,多用淡水、甲醛的方法防治,效果有限。网箱养殖时,暂时治好了虫也解决不了环境的问题,虫子很快再出现,将鱼排拖到水质好点的海区,有时会好些;池塘养殖中,将鱼捕起,药浴后换池有些作用;有时水泥池流水养殖,都会让人束手无策。目前已有刺激隐核虫肌动蛋白为抗原的疫苗,但距离应用还需时日。

  细菌性疾病,更是让人感到进退维谷。比较可靠的方法是从病鱼分离、培养病原菌,通过药敏实验找到有效的抗菌药物,对症施用。可是分离细菌需要时间,养殖生产上往往等不起,找到合适的药物需要好几天,鱼的损失也大,甚至死得所剩无几,一句话是等不起。

  因此,有人遇到鱼病,经初步判断是细菌性病后,为了解决问题,多种抗菌广谱的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这样做效果不确定,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副作用是肯定的,病原体获得了更强的抗药性,以后的问题更难解决。并且,抗生素的滥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有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目前,针对弧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的基因工程疫苗已经研发成功,但离生产应用也还有一段距离。

  神经坏死症,主要侵染仔稚鱼阶段的石斑鱼,通常死亡率在90%以上。对幼鱼(通常体长3厘米以上)及成鱼的致死率下降,但能保持在鱼体内的低水平复制,携带病毒,引发垂直传播。培苗及标粗期间的石斑鱼黑身病,主要是多种病原体(虹彩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导致,对此目前也是束手无策,一旦发现只能放弃一整池的鱼苗。目前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针对神经坏死症和虹彩病毒都研发了亚单位疫苗及病毒类似物(VLP)疫苗,试验上有一定的效果,需要加快研究及转化。

  养殖病害是老问题,业界有很多成套的经验和方法。但针对主要病害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其次,是规范养殖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还比较粗放,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对病害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必要通过政府或协会,加强对亲鱼培育、受精卵生产、育苗规范管理,做到苗种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出合格的苗种供应市场;商品鱼养殖中,针对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养殖品种,研究出一些实用的养殖技术规范。不当的操作——也是造成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 养殖技巧
  •  
  • 养殖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大黄鱼仿生态养殖技术
    大黄鱼仿生态养殖技术
    想要生态养殖大黄鱼,要注意鱼塘的建设,鱼苗的播种,饲料的投
    老虎鱼是什么鱼
    老虎鱼是什么鱼
    虎鱼又名海蝎、鬼鱼,是一种近海底鱼,体表颜色为深褐色,体长
    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养殖可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其中淡水养殖包括鱼类
    生蚝和牡蛎的区别在哪里
    生蚝和牡蛎的区别在哪里
    1.外观:牡蛎的下壳较大,呈凹形,而牡蛎壳的整体形状为三角形
    贝壳有哪些形状
    贝壳有哪些形状
    贝壳有扇形、圆形、螺旋形、花瓣形、帽形等。其中,螺蛳、
    我国的渔业一般分为哪几类
    我国的渔业一般分为哪几类
    海洋渔业是指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其中海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