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养分含量高,单位面积用量低,运输和施用方便,增产效果好,肥效快,施入土壤后能迅速吸收利用。
但其营养种类单一,营养浓度高,溶解性高。如果直接接触到种子或根系,容易造成烧种、烧苗、施药方法不当、肥害。所以在应用时一定要重视,遵循科学的方法。
今天,我们将和你谈谈化肥的作用。如何科学使用化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肥有什么作用
1、增加作物产量
中国的化肥施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平。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提高土壤肥力
多年持续合理施肥的结果是,化肥后效叠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加,作物单位产量不断提高,既保持了耕地的肥力,又使其越来越肥。
3、发挥良种潜力
一个农作物品种,无论是高产品种还是低产品种,每一粒单位产量的粮食,从土壤环境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成分和数量必须基本相同。从本质上说,高产品种是能吸收利用更多养分并转化为粮食产量的品种。
4、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
化肥的诞生和应用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经济作物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丰富的粮食和各种农产品有利于推进退耕还林还草,也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如宏观治理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
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迅速转化为酰化铵,很容易随水流失。所以涂抹后不宜立即浇水,大雨前也不宜涂抹。尿素可作为根外追肥,可有效防止作物中后期因植株缺氮而早衰,但要注意避免肥害和烧苗。尿素也应该避免作为种子肥料。
1、尿素施后不宜立即浇水:磷肥活性低,难以被作物吸收。因此,施磷肥时应作为基肥施入,集中在播种沟或窝中,再与有机残肥混合一段时间后施入。
因为钾元素存在于2、磷肥不宜分散施用:,农作物的下部茎和叶中,所以它可以被转移到上部嫩的部分进行再利用。因此,钾肥应在作物苗期或生殖生长前期提前施入,或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3、钾肥不宜在作物生长后期追施:碳酸氢铵不稳定,易分解成氨气而挥发,且温度越高,挥发损失越大,故不宜在温室中使用,也不能撒在表土上,应施于沟渠或穴中。
硫酸铵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如果长期在田间使用,会增加土壤酸度,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理化性质降低,不利于肥力提高。
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施到土壤中分解,久而久之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使用,会加重盐害。向无氯作物施用含氯肥料,如马铃薯、西瓜、葡萄等。会降低产品的淀粉和糖含量,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硝酸铵、硝酸钠等硝酸盐肥料,如4、碳酸氢铵宜深施:,施入稻田后易产生反硝化作用,损失氮素。菜田施用硝酸氮肥后,蔬菜硝酸盐含量会翻倍,在人体内可还原为亚硝酸盐,对人体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