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一些地区非常流行,给当地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1.战略预防和控制
做好冬闲田、田块杂草的化学综合防治。用40%毒死蜱加10%吡虫啉每亩30 ~ 50克,喷水40公斤防治稻飞虱,减少传染源。
2.预防和控制的适当时期
杂交水稻秧苗3~7叶期和田间前期是稻飞虱传毒的关键时期,也是控虱防矮的主要适期。一是播种时每斤种子用10克吡虫啉拌种。
苗田尽早种植本田,是病虫害防治的适宜时期。在适宜时期,田间初期每平方米有1.5头发病稻飞虱,或每丛有0.2头发病。应立即进行化学控制。
3.化学控制技术
选择吡蚜酮、烯啶虫胺、毒死蜱等配套药剂,在苗期3~6叶期和田间前期建立药物防治关键期,在关键期连续进行灰飞虱和灰飞虱第2、3代成虫的防治。
在疫区,应增加农药用量和防治次数。如果每次防治后残存虫量仍达到防治指标,应继续进行药物防治。
为了提高疾病控制的效果,应实行统一防控的原则,在统一的时间实现统一防控,确保大面积的有效控制。
以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和方法的介绍。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农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huobao3456tv)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农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