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的主要病害是红掌叶斑病。如果红掌有性叶斑病,如何预防?如何抑制其发生?给你点建议吧。
一、什么是红掌性叶斑病?
细菌白斑病于1960年在巴西首次发现,1971年在夏威夷首次出现,随后于80年代在一些红掌产区逐渐蔓延。随着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引种栽培红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扩大,红掌叶斑病也悄然进入我国。红掌叶斑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红掌病害。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疾病几乎摧毁了夏威夷的红掌花卉产业。荷兰也有从事红掌养殖和栽培的企业因防治不力损失惨重。与红掌上的检疫穿孔线虫一样,红掌叶斑病已成为红掌的致命杀手,应引起中国红掌花卉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如何防治红掌性叶斑病?
1.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园区
要求种植干净、无菌的组培健康苗。在选择从国内外引进红掌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种苗厂家生产的有卫生检疫证明的健康种苗。
生产区门口放一个水池,每天加液体。进出温室的人必须穿鞋。进入温室的人必须穿上能用的白大褂,并定期更换。尽量减少生产区域人员的更替和流动。
减少生产区手术工具的流动,防止病房内的工具带入园区。切花和切叶工具在不同的区域使用,因此可以定期使用。
避免随意将病害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植物)从外界带入红掌产区。
2.综合防治,防止病菌在区内传播蔓延
如果疾病已经在公园内发生,为防止病菌在公园内传播,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生产区域的卫生措施,上述卫生措施仍然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尽快清除染病叶片(染病叶片),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或者整株连根拔起(全身感染),相邻的植物和基质也要清除。所有操作必须在高级清洁区进行,然后是污染区。进出温室,必须用液体洗手(85%酒精即可)。
为了防止病害通过剪下的花、叶在植株间传播,每次用刀后,即每次使用后,可使用85%的酒精。至少要用两把刀,这样一把刀用的时候,另一把刀可以放入液体中。
湿度有利于传播,尽可能利用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持植物干燥,杜绝吐水现象。
施肥时,应尽可能降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水平,去除原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保持钾元素在原所需水平。
长势弱的植物更容易感染,应尽量避免恶劣的环境条件和高温。繁殖的理想温度在30左右,温度越高,性病发展越快。
合理使用农药。在采取上述防治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配合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72%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植物霉素5000倍液、10%苦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液、2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可交替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每周喷施一次。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应慎重选择和使用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DT)和500-800倍加利农可湿性粉剂。
我们希望我们共享的红掌已经获得性叶斑病。如何预防?可以给喜欢栽培红掌的朋友带来帮助。更多红掌信息,请关注热点农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