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除草剂在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人只关注除草剂的性质,随意增加用量,却忽略了使用的时间和方法。不仅没有达到很好的除草效果,还对农作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除草剂的使用在选药、时机、施用方法三个环节上都要把握好
第一,常见的除草剂有上百种,但其特性和防治对象往往不同;杂草为一年生和多年生,但也有阔叶和禾本科。不同的作物,甚至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同一种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合理使用除草剂的步骤是选对药。例如,在春季,2,4-滴丁酯或异辛酯对防除麦田杂草有效,但对荠菜、香附等药效较差。所以可以和其他化学品一起使用。氟草烟对播娘蒿和刺旋花的作用更为突出。
第二,首先要考虑在作物的哪个生长阶段使用除草剂。比如麦田的除草剂,大部分要在小麦拔节期前杂草3片叶左右的时候使用。因此,冬前除草和春季尽早喷施是麦田除草剂的两个适宜施用时期。大多数除草剂的药效与温度有关,尤其是内吸性除草剂。在适合杂草快速生长的温度下施药,杂草可以吸收更多的化学物质,药效更好。比如春季麦田使用除草剂时,选择温暖微风的天气,不仅有利于药效发挥,对小麦也有好处。
第三,落实到位
除草剂,无论是触杀还是内吸,只有附着或吸收足够量后才能发挥药效。所以在除草剂的应用上,能否应用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很多反映药效差甚至药害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只考虑增加药剂用量,减少喷洒药液量,导致药液分布非常不均匀,落在杂草上的药液少,粘在作物上的药液多,导致杂草死不了,作物药害的后果。所以在施用除草剂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药液量。
看了上面我们的分享,以后一定要注意除草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