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灰点病发生在苗圃或盆栽月季。病原菌侵入叶片后,形成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直径26毫米。初为黄绿色,后中心由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由褐色至红褐色。湿度大时,叶片上有淡黑色霉斑。 2、玫瑰灰斑病的病原体为本戴维斯尾孢,属于丝孢菌目。病叶表面的淡黑色霉菌是病原菌的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子呈球形、近球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致密,淡橄榄棕色,顶端狭窄,不分枝,不弯曲,有隔膜;分生孢子圆柱形至钝圆,近无色至无色至浅棕色,直立或微弯曲,基部截断至倒圆锥形,顶端稍钝,具许多隔膜。 3、发生发展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团潜伏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次年5月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 10月以后发病趋缓,旱年发病频率低于雨年。 4、防治方法(1)减少传染源:清除地上和地下的病叶,消灭越冬病原菌。如在发病期间及时摘除病叶,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扩大,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2)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喷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