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出前至上午10点及傍晚前后。成虫飞行能力强,具有远距离迁徙和为害的特点,白天停留,晚上出来,有强烈的糖醋液和黑光倾向。它们大多在小麦中下部的黄叶尖和叶鞘中产卵,单雌产卵1000-2000粒。
2019玉米粘虫危害症状
玉米粘虫是一种爆发性、破坏性很强的害虫,俗称行军虫、剃齿虫、夜盗、五花虫等。粘虫是一种贪吃的害虫,它的幼虫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它能吃光庄稼的叶子,咬掉庄稼的穗,导致严重减产。
幼虫共6龄,多数躲在农作物的新叶或叶鞘中取食危害。他们白天黑夜都在吃,但是饭量很小。它们吃叶肉,离开表皮,造成半透明的斑块。
3岁以上幼虫破坏叶片后呈不规则刻痕,暴食时可将叶片吃光。大爆发时,玉米叶子被吃光,只剩下叶脉,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同时,耐药性比2~3岁高10倍左右。
所以防治效果是在3龄之前,因为此时粘虫抗药性弱。这个特性可以用来改善控制效果。
玉米粘虫防治技术
由于玉米粘虫是“暴发型”害虫,应在监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适时早间苗、定苗
苗木疏伐应及早进行,在苗木生根之前,一般在苗木的3~4片叶子时进行。间苗的原则是去掉弱苗,保留壮苗;去掉杂苗,留苗同色;去掉带病的秧苗,保留健康的秧苗。
2)铲前深松、及时铲趟
出苗后,铲土前的底土或铲土前的犁。如果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在第一铲行程后,每10~12天铲一次,做到三铲三行程;除草剂可以用两次。
3)提早追肥
玉米7~9叶期或拔节期前追施总氮肥的75%~80%,追肥位置距植株10~15cm,深度8~10cm。
4)及时除草
做好除草工作,控制草荒,避免药害。对于苗前已除草的地块,苗后不建议再次使用化学除草,应采取铲草等农业措施控制草害。对于化学除草效果好,不缺草的地块,也要做好铲土和暖土工作。对于缺草严重的地块,可以进行化学除草。可选用烟嘧磺隆莠去津或甲基磺草酮或甲基磺草酮,在玉米3~5叶期使用,尽量避免使用2,4-滴丁酯。对烟嘧磺隆敏感的品种可用吡嘧磺隆莠去津防治。
2.生物防治
这里的生物防治是指用生物制剂进行的防治。幼龄期使用25%除虫脲3号悬浮剂750mL/hm2,均匀喷洒水450kg/hm2,既保护了天敌,又保护了作物,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3.物理防治
1)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诱杀;酸甜葡萄酒或
粘虫喜欢在黄色的干草上产卵。所以把秸秆松松地扎成直径5cm的小秆,插在玉米田里,比植株高,喷在秆上的糖醋液效果更好。每5 ~ 7天换一次,换下来的秸秆要集中焚烧。每隔7天,在诱蛾产卵的糖醋盆和秸秆附近,喷药杀死卵孵化的幼虫。
2)草把诱卵
4.化学防治
将90%敌百虫1500g/hm2在22.5kg/hm2炸糠上拌入适量水制成毒饵,傍晚沿玉米行撒布,诱杀。可以就地取材,用塑料桶或者铁桶,在它的底部钻几个筛药孔。放在推车上,边走边洒。
1)毒饵诱杀
3龄前用2.5%氯氰菊酯乳剂或4.5%氯氰菊酯300 ~ 450ml/hm2;3 ~ 4年生时,用48%毒死蜱225 ~ 300 ml/hm2或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50 ~ 600 ml/hm2均匀喷洒450kg/hm2水。应该在田野和路边喷洒杂草。虫龄较大时,剂量应适当增加;同时,在虫量较大的田间,可以敲打植株抖落粘虫,然后在地面喷洒农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施药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以提高防治质量。
2)叶面喷雾
用40%辛硫磷乳油(1125 ~ 1500 g/hm2)配以适量的水和沙(600 ~ 750 kg/hm2)进行喷洒,可保护天敌,防治玉米螟。毒土湿度要适中,一个标准是揉成一团,落地。一般用手揉成团比较好,手松开后可以自然散开。太干的话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太湿的话撒得不均匀,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