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生长迅速,形状笔直,材质好,用途广泛。是我国南方大面积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桉树扦插苗的生产不仅受天气条件的制约,而且受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影响也很大。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茎腐病、叶斑病。那么,如何防治桉树的主要病害呢?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桉树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1.灰霉病
(1)有害特性
葡萄孢是由葡萄孢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春季。每年3——4个月,低温、暴雨、空气湿度大都会导致桉树苗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这种病的特点是发病后期有大量灰色分生孢子,如潮湿环境。对于桉树扦插苗,一般发生在准备生根的时候,也就是扦插后20天左右。该病传播快,常呈块状、片状大量发生。
(2)预防和控制方法
在管理上,首先要加强苗床通风,适当控制苗木叶面水分。春天空气湿度比较大,没有必要在扦插苗的叶片上喷洒过多的水滴。其次,发病初期每隔5天喷洒多菌灵、代森锰锌或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此外,与百菌清和克菌丹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也能对该病的抗药性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2.茎腐
(1)发生特征
茎腐病是由一种弱土壤寄生真菌巨茎点霉引起的。该病的症状是幼苗受害后,茎基部表皮上开始出现不明显的白色涝渍斑,然后逐渐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变成黑褐色斑块。病变增大后,环绕颈部一圈,会向上扩散,呈节段性病变。后期病变部分轻微收缩,呈灰白色,上面有许多小黑点。病情严重时,病苗叶片变黄,逐渐死亡。该病通常发生在5月底至8月初的高温多雨季节,多雨晴朗的天气特别容易造成其大范围流行。一般当扦插苗长到30cm以上时,苗床的苗密度和郁闭度较高。另外,夏季气温高,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患此病。这种疾病传播迅速,对苗圃生产危害极大。
(2)预防和控制方法
防治茎腐病,首先要少施氮肥,防止幼苗贪小,提高抗病能力。其次,根据育苗地的天气情况,适当调整育苗季节。一般应在5月前完成扦插工作,以便雨季到来时,苗茎木质化程度增强抵抗病菌入侵的能力。在雨过天晴、高温高湿、病害易传播的夏季,应每5天喷一次。可以用600——800倍的地克松、甲基硫菌灵或代森锌对幼苗的根、茎进行喷施。对于有病害的苗木,要及时连根拔起焚烧,彻底消灭病菌,防止苗木再次感染。
3.叶斑病
(1)发生特征
叶斑病(Cercospora acuminata Cookeretmassec)是由一种尾孢菌引起的,中老叶通常被侵染。患部先变绿,然后失水萎蔫,形成不规则的红棕色、黄褐色斑块。有时小斑块能连成大斑块,受伤的叶片容易脱落。桉树插条受损后,尚未生根的幼苗会失去生根能力,而已经生根的幼苗会停止生长,顶芽无法抽出,导致叶片提早脱落,整株枯死。
(2)预防和控制方法
应注意加强苗圃管理,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本身的抗病能力。幼苗感染后,可用150倍波尔多液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苯丙咪唑溶液喷洒,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