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苗施肥。播种后局部温度达到14-16时即可出苗。因百合出苗时间长,养分消耗大,应重新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浇1000公斤充分腐熟的人畜粪便或20公斤尿素。 6月上旬,百合进入初花期,地下鳞茎生长加快。这一时期是百合生产形成的关键时期。肥料需大而浓,追施壮叶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公斤。百合有喜施磷钾肥的习性。追肥时应适当添加磷钾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6:0.8。 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0.51公斤,叶面喷水50公斤。 2.注意地面除草。百合生长期1年左右,常受杂草侵袭,尤其在春夏两季,杂草发生高峰期,与百合争夺养分和水分。早春除草1次,可提高地温,夏季可根据情况除草2-4次。百合种植密度高。除草时,要用窄锄仔细犁地,以免损坏植株。也可以每667平方米用100克Gramless或Roundup配成400-500倍液除草。 3. 观察叶子打顶。当百合苗长到40片叶左右时,应及时摘心。这是控制百合生长,减少养分流失,促进地下鳞茎肥大的有效措施。打顶打顶可使百合增产8%-10%。操作时,选择晴朗的早晨或傍晚。有条件的田可在打顶后浇水一次。 4.看花蕾摘花。 6月,百合进入现蕾开花期,进行生殖生长消耗。这一时期地下鳞茎生长仍然十分活跃,养分供给矛盾突出。因此,在百合现蕾或花茎长到2-4厘米时,及时采花,可有效促进鳞片肥大。 5、看内涝和除湿情况。百合耐阴,怕涝。一般采用高九郎栽培。田间“三沟”要经常清扫,及时排涝降温,防止积水。 6.看病用药。百合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叶斑病、缩心病等;主要害虫有蛴螬、叶斑病、地老虎、蚜虫、百合螨等,要对症下药。苗期间隔喷洒0.2:0.2:100波尔多液,可防治病害。发病时,每667平方米可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用绿乳酮100克配成400倍液预防和防治。控制。若发现根被咬断,鳞片不完整,可用辛硫磷防治。